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6 (1700-1725).djvu/1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加山梔頓愈。又因怒,脅乳作脹,肚腹作痛,嘔吐酸涎, 飲食不入,小水不利,此怒動肝木而尅脾土,用補中 益氣加川芎、芍藥而愈。又勞役怒氣,飲食失節,發熱 而喘,體倦不食,下血如崩,脣腫熾甚,此肝經有火不 能藏血,脾經氣虛不能攝血,用補中「益氣湯」加炒黑 山梔、芍藥、丹皮而愈。

一男子內熱作渴,咳唾痰涎,大便乾澀,自喜壯實,問 治於余。余曰:「此脾腎陰虧陽旺之證,當壯水之主。」不 信,自服二陳、芩、連之類,次年下脣漸腫,小便赤濇,執 守前藥,脣出血水,大便黑塊,小便淋瀝。請余往治。余 曰:「大便結黑,小便淋瀝,肝腎敗也;脣口腫白,脾氣敗 也。」辭不赴,竟歿。

一婦人月經不調,兩足發熱,年餘後而身亦熱,勞則 足腿酸痛,又年餘脣腫裂痛,又半年脣裂出血,形體 瘦倦,飲食無味,月水不通,脣下腫如黑棗。余曰:「此肝 脾血虛火證。」彼不信,用通經等藥而死。

一婦人善怒脣腫,或用消毒之藥,脣脹出血年餘矣。 余曰:「須養脾胃,滋化源,方可愈。」彼用前藥,狀如翻花 瘤而死。

一男子口糜爛,脈數無力,此血虛而有火,用四物加 茯苓、白朮,少用黃蘗、知母,治之而愈。

地官李孟卿子新婚,口舌糜爛,日晡益甚,用八珍湯 加五味、麥門冬而口瘡愈。更用加減八味丸,而元氣 實。

一男子脣舌生瘡,口苦作嘔,小便淋濇,此肝脾火動, 以小柴胡加山梔、酸棗仁、遠志、麥門冬,諸證漸愈。但 脯熱體倦,用四物、柴胡、山梔而愈,又加白朮、茯苓、炙 甘草而安。

一婦人每怒則口苦兼辣,頭痛脅脹,乳內刺痛,此肝 肺之火,用小柴胡加山梔、青皮、芎、歸、桑皮而安。後勞 兼怒,口復苦,經水頓至,用四物加炒山梔、炒膽草一 劑,更以加味逍遙散而康。

秋官趙君言,口舌生瘡,勞則體倦,發熱惡寒,此內傷 氣血之證。用補中益氣,加五味、麥冬而愈。

進士劉華甫,口舌生瘡,午前熱甚,脈數而有力,用清 心蓮子飲稍愈,更以四物二連湯全愈。後因勞役,日 晡發熱,脈數而無力,用四物加參、朮、柴胡少瘥。但體 倦口乾,再用補中益氣湯而愈。

《武庫》劉君,口舌生瘡,口乾飲湯,乃胃氣虛而不能化 生津液也。用七味白朮散而痊。

廷評:「曲汝為口內如無皮狀,或咽喉作痛,喜熱飲食, 此中氣真寒而外虛熱也,用加減八味丸而愈。 儒者費懷德發熱,口舌狀如無皮,用寒涼降火藥,面 赤發熱,作嘔少食,痰涎自出,此脾胃復傷虛寒而作 也,用附子理中湯以溫補脾胃,用八味丸補命門火 乃愈。」

一儒者,口苦而辣,此肺肝火證,先以小柴胡加山梔、 膽草、茯苓、桑皮而漸愈,更以六君加山梔、芍藥而痊。 若口苦脅脹,小便淋瀝,此亦肝經之病,用六味丸以 滋化源。

一男子口臭,牙齦赤爛,腿膝痿軟,或用黃蘗等藥益 甚,時或口鹹,此腎經虛熱,余用六味丸悉瘥。

一婦人口苦脅脹,用小柴胡、山梔、黃連少愈;更以四 君子加芍藥、當歸、柴胡而瘥。

一婦人每怒,口苦發熱,晡甚,以小柴胡合四物二劑, 更以四物加柴胡、白朮、茯苓、丹皮而愈。

《醫學綱目》曰:「宣文炳口流涎不止,喜笑,舌瘖,脈洪大, 用連、苓、蘗、梔、白朮、半夏、竹瀝、薑汁服之五日,涎止笑 息。」

《證治準繩》曰:「常熟嚴文靖公,年踰七十,未斷房室,日 服溫補之藥無算,兼以人參煑粥,蓯蓉作羹,致滋胃 熱,滿口糜爛,牙齒動搖,口氣臭穢,殆不可近。屢進寒 涼清胃之藥不效。有欲用畫桂反佐者,請決於予。予 曰:『用之必大劇』。主用加減甘露飲,八劑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