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8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病也。格中而嘔者。太陰之客氣自病也。

「陽明在泉,客勝則清氣動下,少腹堅滿,而數便瀉。」主 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為鶩溏,則寒厥於腸,上 衝胷中,甚則喘,不能久立。

「清氣動下」者,清肅之天氣而動於下也。少腹堅滿而數便瀉者,太陽寒水之病也。主勝則腰重腹痛。少腹生寒者,太陽寒水之氣發於下也。「下為鶩溏」者,水下泄也。寒厥於腸,上衝胷中,甚則喘者,寒氣逆乘陽明之大腸,而上及於胷中之肺臟也。

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

熱傷血分則注赤,熱傷氣分則注白,熱在下焦,故少腹痛而溺赤也。

陽明在泉,燥淫所勝,民病喜嘔,嘔有苦,善太息,心脅 痛,不能反側。

陽明在泉,子午歲也。嘔,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者,足少陽病也。

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厥心痛,汗發嘔吐,飲 食不入。

少腹堅滿。裡急暴痛。厥陰之氣。鬱而欲發也。嘔吐飲食不入。木淫而土敗也。

少陽司天主勝,則胷滿欬仰息。

「少陽司天」,初氣三氣,乃君相二火;二之氣,乃太陰濕土火土之氣上逆也。

《氣厥論》

肺移寒於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水氣客於大 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腎為水臟,肺主生原,肺之寒邪,下移於腎,而腎之水氣,反上涌於肺矣。大腸乃肺之腑,肺居膈上,故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有聲,如以囊裹漿者,水不沾流,走於腸間也。

《病能論》

黃帝問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 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 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 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胃脈,右關脈也。人迎,結喉兩旁之動脈。蓋胃氣逆,則不能至於手太陰,而胃脈沉細矣。氣逆於胃,則人迎甚盛,乃熱聚於胃而不行,則留滯為癰也。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心脈微急,為心痛引背;微滑,為心疝引臍。

微急。乃邪薄於宮城之外。而臟之神未受傷。滑則陽盛。在下則少腹當有形也。

肺脈微急,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微大,為 肺痹,引胷背。

肺寒熱者,皮寒熱也。寒在皮毛,故微急。肺主氣,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胷痛,皆肺虛寒之所致。微盛於上,則為肺痹,引胷背,蓋從下而上也。

肝脈微大為肝痹,陰縮欬,引小腹。

肝脈抵少腹,上肺欬,引小腹,經氣逆於上下也。

《壽夭剛柔篇》

「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

此因風寒之病氣,所謂「氣勝形」者是也。

《師傳篇》

寒中之屬,則便熱。腸中寒,則腸鳴飱泄。

腸中寒則腸鳴飱泄者,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臍已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已下皮寒。胃中 寒則腹脹。

「寒熱」,外內之相應也。

《脹論》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飱泄不 化。

此衛氣逆於城郭之中。而為腑脹也。

《寒熱病篇》

《小腹臍下三結交》三結交者。陽明太陰也。臍下三寸 關元也。

《三結交》者,足太陰、陽明與任脈交結於小腸臍下也。

《玉版篇》

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逆也。

此榮衛血氣之不調,逆傷於腎也。

《經脈篇》

肺手太陰之脈,所生病者,欬,上氣喘渴,胷滿。 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心 下急痛。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循胷中出脅。是動則病胷 脅支滿,心痛掌中熱。

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 胷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 肝足厥陰之脈所生病者胷滿。

凡此皆經脈所循之部分為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