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9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方賢奇效良方》

《總論》

《六元正紀論》曰:「太陽所至為腰痛。」又曰:巨陽即太陽 也,虛則腰背頭項痛。夫腎肝為病,則腰滯而痛,故經 云:腰乃腎之腑,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蓋諸經皆貫於 腎,而絡於腰脊,腎氣一虛,邪氣易入,或風寒暑濕客 之,或血凝氣滯,鬱鬱悶悶而不伸,積水沉重,則小腸 不得宣通。其證遂作《素問·刺腰痛論》云:分六經之病。 「且如太陽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陽明腰痛,不可 以顧,顧則如有所見者,善悲;少陽腰痛,如針刺皮,循 循然,不可俛仰,不可以顧散,脈令人腰痛而熱,熱甚 生煩,腰下如有橫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少陰腰痛,痛 引脊內廉;厥陰腰痛,如張弓弩弦,善言,嘿嘿然,不慧 解脈是足太陽之別脈,令人腰痛,引」肩,䀮䀮然,時遺 溲。又云:「痛如引帶,常若折腰狀,善恐。」同陰之脈,是足 少陽之別絡也,令人腰痛,痛若小錘居其中,怫然腫。 陽維之脈,是太陽之所生奇脈也,令人腰痛,痛上怫 然腫。衡絡之脈,是太陽之外絡,令人腰痛不可俛仰, 仰則恐仆,得之舉重傷腰衡絡絕,惡血歸之。會陰之 脈,是足太陽之中經「也,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 汗乾,令人欲飲,飲已欲走。」「飛揚之脈,是陰維之脈也, 令人腰痛,痛上怫怫然,甚則悲恐。昌陽之脈,是陰蹻 脈也,令人腰痛,痛引膺,目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 能言。肉里之脈,是少陽所生,則陽維之脈所發也,令 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急,挾脊而痛,至頭八八 然,目䀮䀮欲僵仆,刺足太陽;腰痛上寒,刺足太陽陽 明;上熱,刺足厥陰;不可俛仰,刺足少陽;中熱而喘,刺 足少陰;少腹滿,刺足厥陰;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仰, 刺腰尻交者,兩踝胂上。」《刺熱篇》云:「脾熱病者,熱爭則 腰痛不可俛仰,腹滿泄;腎熱病者,先腰疼胻疼口渴。 且人之腰者,乃一身之大關節,六經所系支絡,其經 多虛少實,或房勞之過度,或四氣之所襲,因虛則邪 相搏以為痛也。巢氏與《千金方》二家之論腰痛有五, 所感不同:一曰陽氣不足,少陰腎衰,是以腰痛。二曰 風痹,風寒濕著腰而痛。三曰腎虛,勞役傷腎而痛。四 曰腎腰,及墜傷腰而痛。五曰寢臥濕地而痛。」此論受 病之因,陳無擇則又有三因而分之。蓋太陽少陰多 中寒,少陽厥陰多中風,陽明太陰多中燥濕,若此六 經腰痛者,為外之所因也。若失志傷腎,鬱怒傷肝,憂 思傷脾,若此腰痛,為內之所因也。大抵此病,未嘗不 由腎虛而致,以《內經》推足三陰三陽十二經八脈,有 貫絡於腰腎而痛者,則經中各有刺法治之。或風寒 濕蓄熱,與失志房勞,及墜傷閃肭,氣滯血滯而痛者, 當於五種「三因」而推之。不過從其所由,用汗下補瀉 之法以療之。若脈浮弦為風,弦緊為寒,沉細為濕,沉 實為熱,沉濇為氣與血也。治法識六經五種三因之 病,則心胸了然,用藥收十全之功也。

《王肯堂證治準繩》

腰疽

或問:「十四椎旁腰腎之間,發疽何如?」曰:「此名連腎發, 即下搭也。由房勞太過,致傷腎水,令人口乾,寒熱大 作,百節俱痛,急服勝金丹、黃芪內托散、活命飲加羌 活、黃芪治之。稍緩,潰爛透膜者死。若見咳嗽嘔噦,腰 間似折,不能俛仰,飲食不納者死。潰而膿水清稀,腐 爛腥穢,迷悶不醒,厥逆者不治。」

石疽

或問:「一人患疽於腰胯之間,肉色不變,堅硬如石,經 月不潰者,何如?」曰:「此名石疽,屬少陽陽明二經積熱 所致。邪毒固結,元氣不足,故不能起發,活命飲加獨 活、羌活、柴胡、黃芪,及紫金丹汗之。壯實者,八陣散、一 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托之。 若黑陷不起,痳木不痛,嘔噦不食,精神昏亂,脈散或」 代者死。神清脈和。服「臺閣紫微丸。」

纏腰火丹

或問「繞腰生瘡,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帶瘡,亦名 纏腰火丹。」由心腎不交,肝火內熾,流入膀胱,纏於帶 脈,故如束帶,急服內疏黃連湯。壯實者,一粒金丹下 之,活命飲加芩、連、黃蘗,外用清熱解毒藥敷之。此證 若不早治,纏腰已遍,則毒由臍入,膨脹不食而死。

《吳崑醫方考》

《腰痛方論》

敘曰:腰者,腎之腑,水火之司,有生之根也。善調之,則 本固而葉榮;不善調之,則根枯而葉萎。考《方》四首,而 治腰之大者見矣。

「腎虛腰痛者,青娥加黃蘗知母丸主之。」蓋腎,坎象也, 水火病焉。水衰則陽光獨治而令腎熱,火衰則陰翳 襲之而令腎寒,水火俱衰,則土氣乘之而邪入於腎, 均之令人腰痛也。是方也,破故紙、杜仲、胡桃,味厚而 溫;黃蘗、知母、牛膝,味厚而寒。溫者可使養陽,寒者可 使養陰,均之味厚,則均之能走下部矣。若萆薢者,苦 燥之品,足以利水土之邪而平其氣也;曰青娥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