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0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曰:「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㿗疝。」又曰:「邪在小腸者, 連睪系屬於脊。」又曰:「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 暴痛。」又如心、肝、脾、肺、腎五疝之脈,各有所辨,此《素問》 言諸經之疝也。又《經筋》等篇言足陽明之筋病㿉疝, 腹筋急,足太陰之筋病陰器紐痛,下引臍,兩脅痛,足 厥陰之筋病陰器不用等義,此《靈樞》言諸經之疝也。 自張子和云:疝有七,前人論者甚多,其非《靈樞》《素問》 《銅人》之言,予皆不取。乃引《靈樞》之論曰:「足厥陰之筋, 聚於陰器,故陽明與太陰之筋,皆會」於陰器,惟厥陰 主筋,故為疝者,必本之厥陰。此子和之意,以疝為筋 病,而筋主於肝,故為疝必厥陰,似亦有理,而實則不 然。觀《內經》諸論之如前者,謂非《靈》《素》之言,而子和皆 可不取乎?且筋雖主於厥陰,然散見諸經,即為諸經 之筋矣。若病在諸經,固可因筋而廢經乎?矧如《厥論》 曰:「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合也。」又《痿論》曰: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此亦可 以不取乎?然則小腹前陰之經,則厥陰、少陰、太陰、陽 明、少陽、太陽,以至衝、任、督脈,皆有所涉。今考《銅人經》 治疝之法,則諸經皆有俞穴,若謂止屬厥陰,則諸經 皆廢矣。即子和亦歷指諸經之穴,謂諸穴雖亦治疝, 然終非受疝之地。此何說也?自後丹溪遂因子和之 言,謂經有七疝,寒、水、筋、血、氣、狐、㿗也。專主肝經,與腎 經絕無相干。再至戴原禮,又因丹溪之說云,疝本屬 厥陰之一《經余》見俗說小腸膀胱下部氣者,皆妄 言也。嗚呼!此等議論,皆後學臆見,果堪信乎?果堪法 乎?醫失真傳,類多如此。故非《靈》《素》、銅人之言,余誠不 敢取也。

疝氣之病,有寒證,亦有熱證。然必因先受寒濕,或犯 生冷,以致邪聚陰分,此其肇端之始,則未有不因寒 濕而致然者。及其病鬱既久,則鬱而成熱者有之;或 以陽臟之人,火因邪聚,而濕熱相資者亦有之。故在 《內經》言疝則寒熱皆有所論。如曰:病在少腹,腹痛,不 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 故曰㿗癃疝也;曰:肝脾得之寒濕,與疝同法;曰:太陽 太陰陽明之勝復,皆有疝氣,是皆言疝之寒也。又如 曰:脾風傳腎,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 蠱;曰:足厥陰之筋病,陰器不用,傷於寒則陰縮入,傷 於熱則縱挺不收,是皆言疝之熱也。此《內經》之言寒 言熱,未嘗偏廢者如此。觀丹溪曰:「自《素問》而下,皆以 為寒。」蓋寒主收引經絡,得寒則引而不行,所以作痛 者。然亦有踢冰涉水,終身不病此者,無熱在內故也。 大抵此證,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 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恐未為備。此丹溪之 論如此,故其治多從火,而倍用山梔、黃蘗之屬,余則 不能無言也。觀《內經》之言疝者如前,原非只作寒論, 苐言寒者較多於熱,亦自疝家之正理,不可易也。矧 疝以寒邪入經,所以為痛,及其久也,方為鬱熱,使其 始不受寒,何由致疝?此寒為本而熱為標也。若謂始 於濕熱在經,又得邪氣外束,所以作痛,則反以熱為 本而寒為標矣,豈其然乎?至若踢冰涉水,終身不病 者,此雖有貴賤之分,久暫之異,然必以陽氣內實,而 寒不能犯者有之。若謂無熱在內,故寒自不入,又豈 其然乎?此致病之因,有不得不辨也。是以《內經》之論, 凡至切至當者,胡可弗遵?後世之談,其多鑿多偏者, 安庸盡信。再若治此之法,固不可必其為寒,又不可 必其為熱。但治初受之邪,必當以溫經、散寒,行氣除 濕為主。切不可早用寒涼,致留邪氣,則遺害非淺。及 其久也,則有始終以寒者,有因寒鬱熱者,有元陽受 傷,而虛陷日甚者。但當察其形氣病因,而因病制方。 若果有熱證熱脈,顯然外見者,方可治以寒涼,如無 熱證可據而執云。大抵疝由濕熱,則無者生之,有者 甚之矣。此習俗之通弊,又不可不鑒也。

《論治》

凡治疝之法,當察所由。此雖以受寒受濕,因而成疝, 然或以色慾,或以勞損,或以鬱怒,或以飲食酒濕之 後,不知戒慎,致受寒邪,則以陰求陰流,結於衝任血 氣之海,而下歸陰分,遂成諸疝。故其為病,則有遇寒 而發者;有鬱久成熱,遇熱而發者;有鬱則氣逆,遇鬱 怒而發者;有濕因寒滯,遇濕而發者;有疲極則傷筋, 遇勞苦而發者;有虛邪在少陰厥陰,遇色慾而發者; 有飲食之濕;有陽明太陰,遇酒酪而發者。至其久也, 則正氣陷而不舉,邪氣留而不去,而為㿗為木,難於 愈矣。故治此者,必當因其所因,辨而治之,則無不隨 手可愈。若茫然混然,徒執一偏之見,而至老不寤者, 即與之談,終無益也。

治疝必先治氣,故病名亦曰「疝氣」,非無謂也。蓋寒有 寒氣,熱有熱氣,濕有濕氣,逆有逆氣。氣在陽分,則有 氣中之氣,氣在陰分,則有血中之氣。凡氣實者,必須 破氣,氣虛者必須補氣。故治疝者,必於諸證之中,俱 當兼用氣藥。如疝之暴痛,或痛甚者,必以氣逆,宜先 用荔香散。氣實多滯者,宜《寶鑑》川楝散,或天台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