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3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欬喘」,火刑肺也;「嚏欬鼽衄」,金之病也。

《金太過》曰堅成,堅成之紀,其病欬。

「病欬」,火傷肺也。

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欬嚏、鼽衄、鼻窒。

《上從》者,因司天之氣下臨,畏其勝制而從之也。欬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

《風論》

以秋庚辛中於邪者,為肺風。肺風之狀,多汗惡風,色 皏然白,時欬短氣,晝日則差,暮則甚。診在眉上,其色 白。

風為陽邪,開發腠理,故多汗。風氣傷陽,邪正不合,故惡風。肺屬金,其色白,肺主氣,在變動為欬,風邪迫之,故時欬短氣。晝則陽氣勝而能勝邪,故差;暮則氣衰,故病甚。眉上乃闕庭間,肺之候也。

《診要經終論》

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欬嗽。

臟真高於肺,主行榮衛陰陽者也。榮衛氣血,所以濡筋骨,利關節。病在肝而反傷其肺,是以筋攣。血氣環逆,故令人氣逆而轉為欬嗽。

《玉機真臟論》

秋脈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欬。上氣見血,下聞 病音。

肺主周身之氣不及,則令人氣虛而喘,呼吸少氣而欬。氣虛上逆,則血隨而上行。氣虛下逆,則聞呻吟之病音。

《宣明五氣論》

肺為欬。

《陰陽應象論》曰:「肺在變動為欬。」

《評熱病論》

病腎風虛,不當刺。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至 必少氣,時熱,時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苦 渴,小便黃,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以行,月事不來,煩 而不能食,不能正偃,正偃則欬,病名曰「風水。」真氣上 逆,故口苦舌乾,臥不得正偃,正偃則欬出清水也。諸 水病者,故不得臥,臥則驚,驚則欬甚也。

病名「風水」者,因風而動其水也。真氣者,臟真之心氣也。心屬火而惡水邪,水氣上乘,則迫其心氣上逆,是以口苦舌乾。腎為本,肺為末,金水子母之臟,皆積水也。是以水氣上逆於肺,則欬出清水,水邪乘胃,故不得臥。胃絡上通於心,陽氣入陰,陰陽相薄,故驚恐。心氣上乘於肺,金畏火熱,故欬甚也。

《痹論》

「脾痹」者,四肢解墮,發欬,嘔汁,上為大塞。

脾氣不能行於四肢,故四肢解墮。脾脈上鬲挾咽,氣痹不行,故發欬。入胃之飲,上輸於脾肺,脾氣不能轉輸,故嘔汁。肺氣不能通調,故上為大塞。

《靈樞經》

《邪氣臟腑病形篇》

肝脈微大,為欬引小腹。

肝脈抵少腹,上注肺欬,引小腹者,經氣逆也。

肺脈微急,為肺寒熱,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

肺主氣,怠惰欬唾血,引腰背胸,皆肺氣虛寒也。

《本臟篇》

肺高則上氣,肩息欬。

肺主氣,故高則上氣息肩而欬。

《玉版篇》

「《欬且》溲」,血脫形,其脈小勁逆也。欬脫形身熱脈小以 疾,逆也,不過十五日而死矣。

欬而溲,血形脫,其脈小勁,逆傷肺也。夫心主血,肺者心之蓋,欬形脫,身熱,脈小以疾,逆傷心也。

《欬溲》血,形肉脫,脈搏,逆也;欬嘔腹脹,且飱泄,其脈絕, 逆也,不過一時而死矣。

「欬溲」,血形肉脫,脈搏,逆於肺絡也;欬嘔腹脹,且飱泄,其脈絕,逆於肝脾之絡也。

《經脈篇》

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欬,缺盆 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 欬,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是主肺所生之病。故欬喘上氣,渴而煩心。肺主氣而為水之生原。肺乃心之蓋也。胸滿臑臂痛掌中熱。皆經脈所循之部而為病也。

《熱病篇》

欬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

「欬」者,內熱上逆於肺也;衄者,表熱外迫於經也。夫肺主皮毛而朝百脈,外內之熱,咸從肺氣以汗解。汗不出者,氣絕於上也;出不至足者,氣絕於下也。

《脹論》

肺脹者,虛滿而喘欬。

吳氏曰:「此衛氣逆於城郭之中,而為肺脹也。」

《論疾診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