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9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慊,志慊則恐,故二者肝臟兼而有之。」似此之類於火 熱二淫屬感邪之外,餘者之驚恐,皆因人氣之陰陽 所動而內生者也。雖然,亦非獨火熱二淫而已,於陽 明脈急,則亦為驚矣。曰:「驚恐二病,與內外所因,其治 法同乎異乎?」曰:「驚則安其神,恐則定其志,治當分陰 陽之別,何得而同也?夫《易》之為卦,乾坤交,坎離列,坎 離交而後為既濟,而人以五臟應之。心為離火,內陰 而外陽;腎為坎水,內陽而」外陰。內者是主,外者是用。 又主內者五神,外用者五氣。是故心以神為主,陽為 用;腎以志為主,陰為用。陽則氣也,火也;陰則精也,水 也。及乎水火既濟,全在陰精上奉,以養其神,陽氣下 藏以定其志。不然則神搖不安於內,陽氣散於外,志 感於中,陰精走於下。既有二臟水火之分,治法安得 無少異?所以驚者,必先安其神,然後散亂之氣可斂, 氣斂則陽道行矣。恐者,必先定其志,然後走失之精 可固,精固則陰氣用矣。於藥而有二臟,君臣佐使之 殊用,內外所感者,亦少異焉。為外事驚者,雖子和氏 謂驚者平之平常也,使病者時時聞之習熟,自然不 驚,固是良法,不若使其平心易氣以先之,而後藥之 也。吾謂內氣動其神者。則不可用張氏之法。唯當以 藥平其陰陽之盛衰。而後神可安。志可定矣。

《傷寒明理論》釋「悸」字云:「悸,心忪也。」築築惕惕然動,怔 怔忪忪,不能自安也。則悸即怔忡,而今人分為兩條, 謬矣。心悸之由,不越二種:一者虛也;二者飲也。氣虛 者,由陽氣內虛,心下空虛,火氣內動而為悸也。血虛 者亦然。其停飲者,由水停心下,心為火而惡水,水既 內停,心不自安,故為悸也。有汗、吐、下後,正氣內虛而 悸者;有邪氣交擊而悸者;有榮衛涸流,脈結代者,則 又甚焉。必生津液益血,以實其虛,此從傷寒而論者。 若雜病則考諸《內經》云: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 膽病者,口苦嘔宿汁,心下憺憺恐,如人將捕之狀。足 陽明是動,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包絡是動病,心中 憺憺大動。腎是動病,善恐,心惕然如「人將捕之。」《原病 式》云:「因水衰火旺,其心胸躁動,謂之怔忡。」然後知悸 之為病,是心臟之氣不得其正,動而為火邪者也。蓋 心為君火,包絡為相火,火為陽,陽主動,君火之下,陰 精承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夫如是而動,則得其正, 而清淨光明,為生之氣也。若乏所乘,則君火過而不 正,變為煩熱。相火妄動,既熱且動,豈不見心悸之證 哉?況心者,神明居之。《經》曰:「兩精相搏謂之神。」又曰:「血 氣者,人之神。」則是陰陽氣血在心臟,未始相離也。今 失其陰,偏傾於陽,陽亦以失所承而散亂,故精神怔 怔忡忡,不能自安矣。如是者,當自心臟中補其不足 之心血,以安其神氣,不已則求其屬以衰之,壯水之 主,以「制陽光也。」又包絡之火,非惟輔心,而且游行於 五臟,故五臟之氣妄動者,皆火也。是以各臟有疾,皆 能與包絡之火合動而作悸。如是者,當自各臟補瀉 其火起之由,而後從包絡調之平之,隨其攸利而治。 若各臟移熱於心,而致包絡之火動者,治亦如之。若 心氣不足,腎水陵之,逆上而停心者,必折其逆氣,瀉 其水,補其陽。若左腎之真水不足,而右腎之火上逆, 與包絡合動者,必峻補左腎之陰以制之。若內外諸 邪,鬱其二火,不得發越,隔絕榮衛,不得充養其正氣 者,則皆以治邪解鬱為主。若痰飲停於中焦,礙其經 絡,不得舒通,而鬱火與痰相擊於心下,以為怔忡者, 必導去其痰,經脈行則病自已。

人生氣稟不同,得氣之清則心之知覺者明;得氣之 濁則心之知覺者昏。心之明者無有限量,雖千百世 已往之事,一過目則終身記而不忘,豈得忘其目前 者乎?心之昏者,精神既短,則目前不待於傷心,而不 能追憶其事矣。劉河間謂「水清明而火昏濁,故上善 若水,下愚若火」,此稟質使之然也。設稟質清濁混者, 則不耐於事物之擾,擾則失其靈而健忘也。蓋氣與 血,人之神也。《經》曰:「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靜乃水之體, 躁乃火之用。故性靜則心存乎中,情動則心忘於外, 動不已則忘亦不已,忘不已則存乎中者幾希,存乎 中者幾希,則語後便忘,不俟終日已。所以世人多忘 者,役役擾擾,紛紜交錯,當事於一生。其氣血之陰者 將竭,必稟質在中人以上,清明有所守,不為事物所 亂者,百難一人也。由是言之,藥固有安心養血之功, 不若平其心,易其氣,養其在己而已。若夫痰之健忘, 乃一時之病。然病忘之邪,非獨痰也。凡其心有所寄, 與諸火熱傷亂其心者,皆得健忘。如《靈樞》謂「盛怒傷 志,志傷善忘」,《內經》謂血并於下。氣并於上。亂而善忘。 夫如是。豈可不各從所由而為治耶。

《景岳全書》
臣張介賓著

《論證》

怔忡之病,心胸築築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 也。然古無是名。在《內經》則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 於左乳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在越人、仲景則有動 氣在上下左右之辨,云「諸動氣皆不可汗下也。」凡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