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餘候只用酒下。或麥門冬去心。煎湯亦可。但較緩耳。

引兵先鋒

凡用內消,先用此藥退潮止渴解熱,以升麻葛根湯表散後服此。

木通 瞿麥 荊芥 薄荷 白芷 天花粉 甘草 赤芍藥 麥門冬去心、 生乾地黃

山梔子、 車前子、 連𧄍各等分。

右剉,每服二錢,燈心、生地黃煎。熱潮,加淡竹葉煎,溫服。《上膈》食前,下膈空心。老人氣虛者,宜加當歸、羌活。

加味十奇散

主內護,治癰發已成未成,服內消藥三五日不效,或年四十已上,氣血衰弱,成者速潰,未成者速散,服至瘡口合而止,內能固濟,去舊生新,又名「固壘元帥。」

當歸酒浸 桂心不見火 人參 土芎 桔梗 香白芷 防風去蘆 厚朴去粗皮,薑汁炒。

甘草《五文》 乳香 沒藥并別研。

右件藥各等分,研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日三服。病愈而止不飲者,麥門冬去心煎湯,或「木香湯。」

豨薟散

治癰疽發背,及一切癤毒等證,如神。

《豨薟草》其葉長如牛舌。其氣如豬臭者。 《小薊根。 五爪龍即五藤。 生大蒜》。

右四物,各等分,細研,用酒和勻,濾去柤,服一椀,得大汗通身而愈。

圍藥

五倍子炒,一兩 天南星 草烏頭 黃蘗

白芨各二兩。

右為細末,調如糊,隨血圍匝如牆壁,可移險處於不險處,如神。

敷藥

白蘞 白芷 天南星 白芨 貝母各等分。

右為末,水調傅。外用圍藥束定,內用傅藥提起,制之有理。

將軍鐵箍膏

治諸惡毒瘡。紅腫突起。用藥箍瘡四圍。不令滋蔓。走疰毒氣。

鹽霜、白梅、 南星、 大黃、 蒼耳根各一兩。

白芨、 白蘞、 防風、 川烏頭各半兩, 草烏頭、 雄黃各三錢。

右為末,先以蒼耳根、霜梅搗爛,和餘藥調成膏,如乾,入酢調得所,於瘡四圍,用藥作鐵箍塗上,止留瘡高突處。如藥乾,以雞羽蘸水掃之,日換二三次,大妙。

又方

治一切癰疽腫毒

草烏 貝母 天花粉 南星 芙蓉葉各等分。

右為細末,酢調搽四圍,留頭出毒。如乾,以酢潤之。

正鐵箍散

貝母去心 白芷 蒼耳草灰,酢拌曬乾,各二兩, 或加龍骨二錢尤妙。

右為細末,水調或香油調貼瘡上。

大鐵箍散

芙蓉 豬卷皮 木𪔀子各四兩 白芷 黃蘗 寒水石 赤豆 白蘞 貝母各二兩 大黃 紫荊皮 白芨 真地青 羌活去蘆,各一兩 防風半兩

右為末,涼水調,圍癰四畔。如肉脆,去白芨、白蘞加生地黃、地榆,用芭蕉油調傅。熱甚者,用《三消散》。

水黃散

圍腫毒

犀角屑、 大黃、 白芨。 草烏皮尖、 白蘞。

麝香、 𥐚硝各等分。

右為細末,蜜酢調薄攤油紙上,稍乾,揭下再添,潤濕貼之即消。

外用漬毒藥

治諸腫毒堅硬不消

升麻、 葛根、 鼠黏子、 地骨皮、 金銀花。

黃花地丁 甘草生,各等分。

右為粗末,每用五七錢,水一升,煎十沸,於腫處四畔熱用,冷則再煖。

圍腫方

草烏, 白芨, 白蘞, 黃蘗 𥐚硝各等分。

右為末,用蜜酢調圍腫外,即便收起。

神白膏

貼五發未破

南星 大黃、 草烏、 白蘞各半兩, 蚌粉

大柏皮、 赤小豆各一兩

右為末,取芭蕉頭研取油,調角四畔,加乳、沒尤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