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滿。腸鳴切痛。大便微溏。食則嘔。氣短促。呃逆不絕。不得安臥。時有昏憒。

丁香 陳皮、 沉香、 茴香、 益智仁各一錢 木香一錢半 黑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羌活 乾薑炮,各三錢 甘草炙,二錢

加味十全湯

治「癰疽潰後。補氣血。進飲食。」

黃芪蒸 地黃蒸 當歸 川芎 人參 茯苓 芍藥炒 白朮 陳皮各一兩 粉草炙 桂心 五味子各半兩 烏藥七錢

右㕮咀,每服一兩,用水一椀,生薑五片,棗二枚同煎,分作二服,留滓曬乾,為末服之。《丹溪》云:「加味十全湯,須看年之老壯,資之強弱,證之緩急,時之寒熱,加減用之。」

補中益氣湯

治「瘡瘍之人,元氣不足,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或勞倦身熱,脈洪大而無力,或頭痛惡寒自汗,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

黃芪炙,一錢五分 甘草炙 人參 當歸酒拌 白朮炒,各一錢 升麻 柴胡 陳皮各三分

作一劑。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一鍾。空心服。

人參養榮湯

治「潰瘍發熱,或惡寒,或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黃,吸吸短氣,飲食無味,不能收斂,或氣血原不足,不能收斂。若大瘡愈後多服之,不變他病。」

白芍藥一錢半 人參 陳皮 黃芪蜜炙 桂心 當歸酒拌 白朮 甘草炙,各一錢

熟地黃酒拌 五味子炒杵 茯苓各七分半 遠志去心炒,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前服。

四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或因尅伐,腫痛不散,潰斂不能,宜用此以補脾胃,諸證自愈。若誤用攻毒,七惡隨至,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食而難化,或欲作嘔,或大便不實。若脾胃氣虛,瘡口出血,吐血、便血,尤宜用之,蓋氣能攝血故也。凡氣血俱虛之證,宜於前湯但加當歸,脾胃既旺,飲食目進,陰血自生。若用四物、沉陰之劑,脾胃復傷,諸證蜂起。若命門火衰,而脾土虛寒,必用八味丸以補土母。

人參 茯苓 白朮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右薑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

治脾胃虛弱,或寒涼尅伐,腫痛不消,或不潰斂,宜服此湯以壯營氣,諸證自愈。

即「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

異功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

即「四君子湯」加陳皮。

四物湯

治血虛發熱,或因失血,或因尅伐,或因潰後,致晡熱內熱,煩躁不安,皆宜服之。《經》云:「血生於脾。」 若脾虛不能生血者,宜用四君子湯加當歸、酒炒白朮以補脾。

熟地黃、 當歸各三錢, 芍藥二錢, 川芎一錢半。

右水煎服

八珍湯

「調和榮衛。順理陰陽。滋養血氣。進美飲食。退虛熱。」 此氣血虛之大藥也。

當歸酒拌 川芎 芍藥炒 熟地黃酒拌。

人參 白朮炒 茯苓各一錢 甘草炒,五分

作一劑。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十全大補湯

治潰瘍發熱,或惡寒,或作痛,或膿多,或清,或自汗盜汗,及流注、瘰𤻤、便毒,久不作膿,或膿成不潰,潰而不斂;或血氣不足之人,結腫未成膿者,宜加枳殼、香附、連𧄍服之自消。

人參 肉桂 地黃酒洗,蒸焙 川芎 茯苓 白芍藥炒 白朮土炒 黃芪用鹽水拌炒 當歸酒拌,各一錢 甘草炙,五分

作一劑。用水二鍾。薑棗煎服。

歸脾湯

治「憂思傷脾,血虛發熱,食少體倦;或脾不能攝血,以致妄行吐下;或健忘怔忡,驚悸少寐;或心脾作痛,自汗盜汗;或肢體腫痛,大便不調;或婦人經候不准,晡熱內熱;或脣瘡流注等證,不能消散潰斂。」

白朮 白茯苓 黃芪炒 當歸 龍眼肉 遠志肉 人參 酸棗仁炒,各一錢 木香五分 甘草炙,三分

右薑棗水煎服

黃芪人參湯

治諸瘡破後,食少無睡,及有虛熱穢氣所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