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八十七卷目錄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七

  外科癰疽疔毒門九

  鍼灸

  導引

  醫案

藝術典第三百八十七卷

醫部彙考三百六十七

外科癰疽疔毒門九

鍼灸

《素問》曰:「夫癰氣之瘜者,宜以鍼開除去之。夫氣盛血 聚者,宜石而瀉之。」

東方之域,其民食魚而食鹹,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 砭石。

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旁三痏 與纓脈各二。」

《靈樞經》曰:「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則精泄,不中而去則 致氣,精泄則病甚而恇,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凡刺癰邪,勿迎隴,易俗移性,不得膿脆,道更行,去其 鄉不安處所,乃散亡諸陰陽過癰者,取之其輸,瀉之 《鈹。鍼》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

病之生時,有喜怒不測,飲食不節,陰氣不足,陽氣有 餘,榮氣不行,乃發為癰疽;陰陽不通,兩熱相搏,乃化 為膿,小鍼能取之乎?岐伯曰:「以小治小者,其功小;以 大治大者,多害。故其已成膿血者,其惟砭石鈹鍼之 所取也。」

《甲乙經》曰:「項腫不可俛仰,頰腫引耳,完骨主之。 咽腫難言,天柱主之。」

䪼腫脣癰,顴窌主之。 頰腫痛,天牕主之。 頭項癰腫不能言,天容主之。

身腫,關門主之。

胸下滿痛膺腫,乳根主之。

面腫目癰,刺「陷谷出血,立已。」

犢鼻腫,可刺其上,堅勿攻,攻之者死。

疽,竅陰主之。

脈風成為厲管疽發,厲竅陰主之。

管疽,商丘主之。

《千金方》曰:「癰疽始作,大大痛,或小痛,或發如米粒,即 便出膿。宜急斷口味,利去其毒,用騎竹馬灸法,或就 患處灼艾,重者四面中央總灸一二百壯,更用敷藥, 其效甚速。」

《騎竹馬灸法》。治一切瘡瘍。無有不愈。令病人以肘 「几豎臂」腕要直用。一條,自臂腕中曲處橫紋,男左 女右,貼肉量起,直至中指尖盡處,截斷為則。不量指 甲,卻用竹扛一條,令病人脫衣,正身騎定,前後用兩 人扛起,令病者腳不著地,又令二人扶之,勿令傴僂。 卻將前所量臂篾,從竹扛坐處,尾骶骨盡處,直貼脊 背,量至篾盡處為則,用墨筆點定,此只是取中,非灸 穴也。卻用薄篾作則「子,量病人中指節相去兩橫紋 為則,男左女右,截為一則,就前所點記處,兩邊各量 一則,盡處即是灸穴,兩穴各灸五七壯。」疽發於左則 灸右,疽發於右則灸左,甚則左右皆灸。蓋此二穴心 脈所過之處,凡癰疽皆心火留滯之毒,灸此則心火 流通而毒散矣。起死回生之功,屢試屢驗。

「癰腫已潰未潰,用香豉三升,入少水搗成泥,照腫處 大小作餅,厚三分。瘡有孔,勿覆,孔上鋪豉餅,以艾列 於上灸之。但使溫溫,勿令破肉。如熱痛,即急易之,患 當減,覺輕快,一日灸二次。如先有孔,以汁出為妙。」 《三因方》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視之先 乾處是頭也。大蒜切片置頭上,以大艾炷灸之,三壯 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乃止。」大概 以百壯為准,最要早覺早灸為上,如有頭則不必紙 覆也。

若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 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

《直指方》曰:「初發小點一二日,急以蒜片貼其中心,以 小艾炷灸五壯而止。」

《河間六書》曰:「凡瘡瘍,須分經絡部分,氣血多少,腧穴 遠近。」

從背出者,當從《太陽五穴》選用。「至陰」:在足小指外側, 去爪甲角如韭葉。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者 中。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崐崘:在足外踝 後,跟骨上陷中。委中:在膕中央約紋中動脈。

從鬢出者,當從少陽五穴選用。《竅陰》:足小指次指端, 去爪甲如韭葉。夾谿: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間,本節前 陷中。臨泣: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陽輔》:在外 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陽陵泉:「在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