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3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潤之,益母草灰為末,酢調敷之,亦妙。四天火丹:從背 上起赤點,用桑皮末,羊脂調敷之。五天竈丹:從臂上 起赤腫,黃色,用柳樹枝燒灰為末,蜜調敷之。六水丹, 兩脅虛腫,用生鐵屑末,或針砂,或銹釘末,豬糞調塗。 七胡次丹,從臍上起黃腫,用檳榔末,米酢調敷之。八 野火丹,從兩腳上起赤腫,用乳香末,羊脂調敷之。九 煙火丹,亦從兩腳上起赤白點,用豬槽下土,麻油調 搽。十胡漏丹,從陰上起黃腫,用屋漏處土,羊脂調搽。 腎氣游風,毒在腳肚,受在膀胱經,冷氣傷腎,復傷膀 胱,此乃風毒也,當用紫蘇流氣飲、檳榔丸。

飛游毒,因榮衛受肌熱而生,赤腫走注不定,用溫水 洗患處,三稜針刺毒上二三十針,或磁鋒砭之亦妙, 後用拔毒散敷之,內服「解毒十宣湯。」

《金成無己明理論》

丹證難易

丹毒自腹內生出四肢者,則易愈;自四肢入腹者則 難治。

《劉完素六書》

金絲瘡

一名紅絲瘡,其狀如線或如繩,巨細不一,《經》謂丹毒 是也,但比煙毒不甚廣闊。人患此頭,上有之,下行至 心則死。下有之,上行者亦然。可於瘡頭《截經》刺之出 血後,嚼萍草根塗之自安。

《元張潔古活法機要》

《斑論》

斑疹之病,其為證各異。瘡法「焮腫於外者,屬少陽三 焦相火也,謂之斑;小紅點行皮膚之中不出者,屬少 陰君火也,謂之疹。」凡顯斑證,若自吐瀉者,慎勿亂治 而多吉,謂邪氣上下皆出也。大凡瘡疹首尾皆不可 下,恐妄動而變,此謂少陽通表,宜和之也,當先安裏 解毒,次微發之。安裏解毒,須安五臟,防風湯是也。如 大便不澀者,須微發之藥,《錢氏方》中甚多,宜選用之。 如大便祕,宜微利之,當歸丸、棗變百祥丸是也。初知 斑疹,若使之斑疹并出,小兒難禁,是以別生他證也。 首尾不可下者,首曰上焦,尾曰下焦。若能吐利,尤不 可下也,便宜安裏。若不吐瀉者,先安裏藥三五服。如 能食而大便祕結,內實者,宜疏利之。若內虛而利者, 宜用裏藥,末後一服,調微發之藥服之。大抵安裏之 藥多,發表之藥少,祕則微疏之,令邪氣不壅,併而能 作番次,使兒易禁也。身溫煖者順,身涼者逆,二者宜 多服防風湯和之安裏。若大便實祕,能飲食而內實, 宜當歸丸微利之。

《朱震亨心法》

《證屬風熱》

風熱挾痰而作,自裏而發於外,通聖散中消息。當以 微汗散之,切不可下。

內傷斑者,胃氣極虛,一身火游行於外所致,宜補以 降,於《陰證略例》中求之。發斑似傷寒者,痰熱之病發 於外,微汗以散之,若下之非理。

疹屬熱與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 下者。蓋疹即瘡疹,汗之即愈,《通聖散》中消息之。 癮疹多屬脾,隱隱然在皮膚之間,故言癮疹也。發則 多癢或不仁者,是兼風兼溫之殊,色紅者,兼火化也。 黃瓜水調伏龍肝,去紅點斑。

戴云:「斑有色點,而無頭粒者是也。疹浮小有頭粒者, 隨出即收,收則又出是也。非若斑之無頭粒者,當明 辨之。」

斑疹之病,其為證各異。瘡發焮腫於外者,屬少陽三 焦相火也,謂之斑;小紅靨行皮膚之中不出者,屬少 陰君火也,謂之疹。

又傷寒陽證,發斑有四,惟「溫毒發斑至重,紅赤者為 胃熱也,紫黑者為胃爛也,一則下之早,一則下之晚, 乃外感熱病發斑也」,以元參、升麻、白虎等藥服之。 陰證發斑,亦出背胸,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紅。若作 熱證,投以涼藥大誤矣。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 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為斑點,但如蚊蚋、虱蚤形狀, 而非錦紋也。只宜調中溫胃,加以茴香、芍藥,或以大 建中之類,其火自下,斑自消退,可謂治本而不治標 也。

《明戴思恭證治要訣》

發丹

發丹,色狀不一,痒痛亦異,大概皆因血熱肌虛,風邪 所搏而發。然色赤者,多以赤故謂之丹,宜消風散,入 燒楓樹子存性為末,酒調服。有發而色白者,謂之「冷 瘼」,宜消風散,雜黑神散酒調。此病多緣肌肉疏,為風 邪所襲而成,風熱則赤,風冷則白,此今人呼赤為丹, 白為瘼,所以用酒調土硃,服之而愈者,亦以脾主肌 肉,土能入脾,各從其類。古方一名為「癮疹」,非特分寒 熱,亦兼備四氣。近世《方論》呼為「白婆瘼」,赤為血風。赤 白二證,並可用烏藥順氣散和消風散,酒調服。白者 多用順氣散,赤者多用消風散。病此者俱宜用煎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