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7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盛發躁,所以夜啼,宜保命丹。輕者益黃散,外炒麥麩熨之。凡下半夜曲腰而啼,面目青白,捫腹覺冷,必冒寒腹痛也。有因驚受風邪而啼者,《二活散》:羌活、獨活各二分,檳榔、天麻、麻黃、甘草各一分,水煎,或加南星為末,蜜調,可貼顖門。有傷乳食,作痛而啼者,消乳食丸。

客忤中惡哭黃昏。

有日夜驚啼,必黃昏前後尤甚者,乃客忤中惡。

飲乳万啼爛口舌。

有欲飲乳到口便啼,身額皆熱者,看其口若無瘡,必喉舌腫痛,宜水梅丸、薄荷煎治之。凡初生月內多啼者吉。胎熱、胎毒、胎驚得散,且無奇疾。要知頻浴傷腹,便成臍風。不忌生人異物,則為客忤,噤口驚啼;乳食重服則吐瀉痰逆,過煖則口舌瘡痍,過涼則臟寒釣氣。調理之法,適中而已。

變蒸

變則氣升蒸則熱,八蒸十變長氣血。

小兒初生,形體雖具,臟腑氣血尚未成就,而精神志意魂魄俱未生全,故變蒸既畢,學語倚立,扶步,能食,血脈筋骨皆牢。稟氣盛者,暗合而無外證;稟氣弱者,乃有蒸病。

輕則潮汗微似驚。

輕則發熱微汗似驚,五日乃解。

重則壯熱吐且渴。

重則壯熱,脈亂而數,或吐或汗,或煩啼燥渴,七八日始解,與「傷寒」 相似。亦有變蒸之後,續感寒邪者,如蒸於肝則目昏微赤。蒸於肺則嚏嗽毛聳,隨證調治。

治貴平和,汗下微。

不汗而熱,微發其汗。若吐乳者,微止之,不可妄治,宜平和飲子:白茯苓一錢半,人參、甘草各五分,升麻二分。禀受弱者,加白朮一錢,水煎服。變蒸前後三日,各進一服,可免百病。及百日內亦宜吐瀉。不乳多啼者,和氣散、木香、香附、厚朴、人參、陳皮、藿香、甘草各等分,薑棗煎服。宿乳者,紫霜丸。痰熱者,惺惺散。

柴胡當歸寒熱遏。

骨熱心煩,啼叫不已者,柴胡飲:柴胡、人參、麥門冬、甘草各二分,龍膽草、防風各一分,水煎服。有寒無熱者,當歸湯:當歸四分,木香、辢桂、人參、甘草各二分,薑棗煎服。蒸熱甚者,「紫陽黑散。」 積熱寒熱如瘧者,梨漿飲。

五軟五硬

五軟皆因稟受虧,行遲語遲齒髮遲,五硬強直本風 證,若兼腹硬兼積醫。

乳嗽

乳嗽百日內不宜,戀膈損胃肺孤危。

或因啼叫未定喫乳,或飲乳過度,以致停蓄胸膈胃口,上干於肺,故發咳嗽呃逆。肺胃俱病,百日內見者,為惡候。

熱嗽面赤,丸葶藶。

其有四時感冒嗽者,當用參蘇飲、惺惺散之類微表。如挾熱暴嗽,面赤壯熱便閉者,宜葶牛丸下之。

虛者阿膠。可醫。

《龔廷賢萬病回春》

初生

凡初生小兒,口齶并牙根生白點,名「馬牙」,不能食乳。 此與鵝口不同,少緩即不能救,多致夭傷。急用針縛 筯頭上,將白點挑破出血,用好京墨磨薄荷湯,以手 指撚母油頭髮醮墨遍口齶擦之,勿令乳食,待睡一 時醒,方與乳食,再擦之。

小兒不時變蒸。變者,異常也;蒸者,發熱也。所以變換 五臟,蒸養六腑,須要變蒸多變,氣血方榮,骨脈始長, 情性有異,則後來出痘輕可。凡變蒸不宜服藥,或因 傷食,因傷風,因驚嚇等項,夾雜相值而發,令人疑惑。 亦須守候一二日,俟病勢真的,是食則消食,是風則 行痰,是驚則安神。若變蒸而妄投藥餌,則為藥引入 各經,證遂難識,而且纏綿不脫,蓋藥有所悮也。 一小兒月內發搐鼻塞,乃風邪所傷,以六君子湯加 桔梗、細辛,子母俱服,更以蔥七莖,生薑一片,細擂攤 紙上,合置掌中,令熱急貼顖門,少頃鼻利搐止。 一小兒未滿月,發搐嘔乳,腹脹作瀉,此乳傷脾胃,用 五味異功散加漏蘆,令母服,兒亦服匙許,遂愈。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五氣論》

兒自胎孕以至生成,皆禀五行而分五臟。故自五氣 以生五態,而各不同。《聖濟經》言:「五行孕秀有異宜,五 態委保有殊氣,沖和均賦,體性潛異者,蓋母氣胎育, 有盛衰之虛實,故其子生也,有剛柔之勇怯。」又經云: 「心氣虛而語晚,肝氣微而行遲,脾氣弱而肉瘠,腎氣 怯而解顱。」如此之類,悉皆是矣。然五臟之氣,稟受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