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牛膽南星一兩, 薄荷十片, 丹砂錢半, 龍腦、 麝香各一字。

右研末,煉蜜丸芡子大,每服一丸,竹葉湯化下。

肥兒丸

治嬰孩驚瘖風後。失瘖不能言。

蕪荑炒 神麴炒 麥芽炒 黃連炒,各一錢

右為末,豬膽汁打糊丸黍米大,每服十丸,木通湯下。黃連能去心竅惡血。

墜痰丸衛生寶鑑

治小兒風癇痰迷

《天南星》,「九蒸九曬。」

右為末,薑汁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參湯下,石菖蒲麥冬湯亦可。

《經驗方》曰:「小兒驚風,用墜涎散。天南星一兩重一箇,換酒浸七伏時取出,安新瓦上,週迴炭火炙裂,合濕地出火。每為末,入硃砂一分,每服半錢,荊芥湯調下,每日空心一服,午時一服。」

瀉青丸小兒直訣下同

治肝經實熱,急驚搐搦。

羌活按《壬乙》同歸一治也。 大黃瀉諸實熱。

川芎入手足厥陰。辛以緩肝。 山梔仁瀉心火。實瀉 其子。 龍膽草炒益肝膽氣,止驚。 當歸入足厥陰 藏血 防風各等分

右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半丸,煎竹葉湯,入砂糖化下。

一方加甘草芍藥

一方無當歸

薛己曰:「前方足厥陰肝經,解散肌邪,疏通內臟之熱,苦寒藥也。若大便祕結,煩渴飲冷,飲食如常,屬形病俱實,宜用此瀉之。若大便調和,煩渴飲冷,目淡青色,屬病氣實而形氣虛,宜用抑青丸平之。若大便不實,作渴飲湯,飲食少思,肢體倦怠,屬形病俱虛,宜用地黃丸補之。若肝經血虛生風,先用四物湯加鉤藤鉤以生肝血,繼用四君子湯以補脾土。若因肝經血燥生痰,用地黃丸生腎水,益肝血。若土不能培木,用四君子湯加當歸以補中,用地黃丸以滋腎。若因肺金剋肝木,用六君子湯加芍藥、木香,實脾土以平肺金。若因心虛奪母之氣,或腎水虛不能生肝木者,並用地黃丸主之。若屢服峻劑而脾胃虛」 寒者,必用六君子湯加丁香、木香,補脾胃以培陽氣。若因乳母恚怒,肝火妄動,致兒為患者,母服加味小柴胡湯。若因乳母肝脾血虛發熱,致兒為患者,母服加味逍遙散,子亦服數滴得效。《方》曰:「一名涼肝丸。」 肝主風,宜先涼肝而風自退。

抑青丸

即前方去山梔、大黃。

抑肝散

治「肝經虛熱發搐,或發熱咬牙,或驚悸寒熱,或木乘土而嘔吐痰涎,腹膨少食,睡臥不安。」

軟柴胡五分,入少陽、厥陰,瀉肝火,須用黃連佐之。 川芎八分, 當歸、 白朮、炒 茯苓,保心驚悸。 釣藤鉤各一錢,主寒熱十二,驚癇客忤胎風。

甘草三分。

右水煎子母同服

瀉心散

治心經實熱瀉丁心

黃連一兩,去鬚

右為末,每服五分,臨臥溫水化下。

海藏曰:「易老單方瀉心湯出於此,乃實邪也,實則瀉其子。」

薛己曰:「按前證若叫哭發熱,作渴飲水,抽搐有力,仰面而睡者,屬心經實熱,宜用瀉心湯或導赤散。若發熱飲湯,抽搐乏力,驚竄咬牙,合面而睡者,屬心經虛熱,用補心散。若咳嗽面赤,壯熱飲水,肺乘心也,用瀉白散。若頭搖目劄,身熱抽搐,肝乘心也,用柴胡清肝散。若合目昏睡,泄瀉身熱,脾乘心也,用瀉黃散。若竄」 視驚悸。咬牙足熱。腎乘心也。用安神丸。若因乳母致證。亦用前藥以治其母。

導赤散

治小腸實熱,小便祕赤,瀉丙小腸。

生地,心小腸藥。 《木通》利小腸熱,故導赤也。

甘草炙各等分,生用瀉心火。

右為末,每服一錢,入淡竹葉,《涼心經》水煎。

一方「加黃芩、赤芍藥、羌活、燈心煎。」

一方「不用甘草」 ,用黃芩。

薛己曰:「按瀉心湯、導赤散,瀉心小腸實火之劑。蓋心為脾母,脾為心子,然心既病,則脾土益虛矣,用者審之,味此說,當保脾土。」

生犀散

治心經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