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硭硝」各半兩, 細紋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滑石六兩, 生甘草二兩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二片,煎七分,去滓服。

大連𧄍湯

治瘡疹壯熱,小便不通,諸般瘡癤丹毒臍風。

連𧄍 瞿麥 荊芥 木通 赤芍藥 當歸 防風 柴胡 滑石 蟬蛻 甘草炒,各一錢 山梔仁 黃芩各半錢

右剉,每服一錢,加紫草煎,溫服。

熱甚加大黃。更詳證加減為佳。

琥珀散

治小兒急慢驚風,涎潮昏冒,目瞪搐搦,驚弔肚疼,及和順痘瘡,小可驚哭,眠臥不安,入口立效,驚癇時攻,發作常服,永除病根。

辰砂一錢半。 琥珀 牛黃 天麻 殭蠶炒 全蠍《去毒》 白附子 乳香 蟬蛻各一錢。

麝半錢 代赭石煅,酢淬七次,一錢 片腦一字 膽星一字

共為末,三歲一錢,薄荷湯下。

慢驚加附子一分

調氣散

小兒慢驚之後,以此調之。

木香、 香附、 人參、 橘皮、 藿香、 炙草各一錢。

右薑棗煎服

桂枝湯

治「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

桂枝去皮 芍藥 生薑各一兩半 生甘草一兩

右剉,每服三錢,棗二箇,水一盞,煎八分服。須臾啜粥一盞,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通身熱,微汗出為佳。

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時行之,無不應驗。江淮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已前,桂枝證可加知母、石膏各半兩,或加升麻一分。若病人素虛寒者,正用古方。

葛根湯

治「太陽病項強几几,惡風無汗,不惡寒,剛痙。」

《葛根四兩, 麻黃三錢, 桂一兩, 生甘草》

芍藥各二兩。

右剉,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二箇,煎一盞服,取微汗。

蟬蠍散

治方傳慢驚

全蠍七箇,去尾 蟬《退念》一箇, 炙草二錢半 南星一箇,炮

右為末,每服半錢,煎服。

一方:「入薑三片,棗二枚。」

神寶既濟丹

分陰陽,平冷熱。定吐瀉,豁痰涎。

硫黃、 燄硝俱鎔汁,再研。 五靈脂、 青皮。

陳皮 半夏麴炒,各等分

右為末,粟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飲送下。

來復丹

此藥「配類二氣,均調陰陽,奪天地沖和之氣,有水火既濟之功,補損扶虛,妙難盡述。」

硝石「同硫黃,並為細末,微火略炒,用柳篦子不住手 攪,令陰陽氣相入,不可火太過」 硫黃舶上透明 太陰元精石研飛,各一兩 五靈脂澄去砂石乾 青皮 陳皮各二兩

右用靈脂二皮為細末,次入元精石末及前二藥末拌勻,以好酢打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粒,空心粥飲下,甚者五十粒,小兒三粒,新產嬰兒一粒小兒慢驚風,或吐痢不止,變成虛風搐搦者,非風也,胃氣欲絕故也。用五粒喫下。

王氏惺惺散

治小兒吐瀉,脾弱內虛生驚。

人參 茯苓 木香 天麻 白扁豆 陳皮炒 全蠍焙。

右為末,每服半錢,薑棗略煎服。

一方去陳皮用陳米

醒脾散

治「吐瀉脾困不食,痰作驚風。」

全蠍焙,半錢 白附子炮 天麻焙 甘草炙 人參 白茯苓 石菖蒲 木香 石蓮肉

白朮各一錢。

右剉,每服三錢,薑二片,棗一箇,水二小盞,煎服。有熱者,去木香,加殭蠶,或加南星、半夏、陳皮、炒米。

大醒脾散

昏困者服之

南星 白伏苓 橘紅各一錢 全蠍焙 人參 甘草炙 白附子炮 石蓮子 木香各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