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血不盡,因咽入喉故也。

吐逆,胸膈滿悶氣急者,此因兒啼哭未定,氣息未勻, 乳母忽遽以乳飼之,兒氣尚逆,乳不得下,停滯於胸 膈之間,因更飲乳,前後相沓,氣不宣通,故氣逆而乳 隨出之為吐也。宜調其氣而止吐。《古書》亦曰:「大哭之 後食乳者多成吐瀉也。」

吐逆,腹脹喘息,乳不化,夾青水,面青脣白者,此因乳 母胃寒,取涼食冷飲,寒致冷氣入乳,變壞其汁而不 捻去,仍以飼兒,或能食者,因以冷物飼之。其冷乳冷 食入腹,與氣相搏,傷於脾胃,則氣逆而吐也。其證若 此,宜溫胃止吐調氣。若傷重有停滯者,以穩藥磨化, 不可駃下,恐脾胃愈虛而生風也。凡風冷變壞之乳, 當捻去之。暫斷乳兒,令乳母服藥溫腹,然後飼兒。若 不捻去,非只令兒吐逆,腸胃虛者,冷因得入,亦下利 也。

吐逆身熱,吐奶成片子者,胃有熱也。此因乳冒熱,或 因飲酒,熱入其乳,變壞其汁而不捻出,仍以飼兒;或 兒乘熱哺啜,致熱氣入胃,與氣相搏,致氣逆而吐也。 其證若此,如久有積熱者,必四肢生瘡,多渴而面黃, 宜微下之。虛者以穩藥磨化,後調其氣。

《吐逆》,身熱鼻青,呵欠煩悶,口中氣熱,夜間發躁者,此 傷風吐也。因解脫失宜,風冷襲之,搏於血氣,故身熱 呵欠煩悶,口中氣熱也。氣不得順,故逆而作吐也。宜 調氣止吐,發散風冷。

《吐逆》,脣黑面黃,多啼,有痰吐氣臭者,此脾胃有傷也。 宜先下之,後調其氣。

吐逆,早晚發熱,睡臥不安者,此驚吐也。心熱則生驚, 故睡臥不安,而神不寧也。心神不寧,則氣血逆亂而 吐也。宜與鎮驚去熱止吐。

吐逆。面恍白。無精光。口中氣冷。口頻撮。不思乳食。吐 水者。胃氣不和也。宜補脾胃。

吐逆痰涎,色黃稠黏上壅者,胃熱也。若吐痰涎白淥, 或吐沫者,胃虛冷也。熱者宜微利之,冷者宜溫補之。 吐逆痰涎,及有血者,此肺熱也,久則肺虛成痿。昔錢 乙治段齋郎子,四歲,身熱,吐痰嗽,數日而咯血。他醫 以桔梗湯、防己圓治之不愈。涎上攻,吐喘不止,遂請 乙治。乙下褊銀圓一大服,復以補肺湯、補脾散為治。 乙曰:「此子咯血。肺虛也。肺雖咯血。有熱故也。久則虛 痿。今涎上潮而吐。當下其涎。若不吐涎。則不甚便。蓋 吐涎能虛。又生驚也。痰實上攻。亦能發搐。依法只宜 先下痰而後補脾肺。必涎上而吐。愈為順治也。若先 補肺為逆耳。乙所用藥方。《本集》載之。此所謂識病之 輕重先後為治也。」

啘哯者,比吐逆異也。吐者乃邪搏胃氣,逆而上行,穀 不能傳化,隨氣出也。啘者,但氣逆而欲吐,吐則穀無 所出,故俗謂「乾嘔」也。哯者,乃兒因吮乳汁過多,胃滿 而上溢出也,故俗呼謂之「噫妳。」當便與空乳,令吮即 定,若頻久吮之,亦能為病。

瀉色白者,冷瀉也。此由小兒腸胃虛弱,因解脫風冷 干之,或因食寒飲冷入於腸胃,冷氣相搏為利下也。 其色白、面白,或腹痛者,竝宜調中。若又傷風冷,前後 重沓,冷甚則瀉不止,而為泄注也。

瀉色赤者,熱瀉也。此由小兒腸胃本挾虛熱,而風冷 乘之,入於腸胃之間,熱氣相搏而為利下,故其色赤 也。宜微下之,以導其熱,後調其氣。

瀉色乍赤乍白,或水或穀者,此冷熱瀉也。由小兒腸 胃先因有冷而復傷熱,或先因有熱而復傷冷,腸胃 宿虛,冷熱交攻而為利下。宜調其冷熱,和養其氣。 瀉色黃赤紅黑者,皆熱也。赤黑者有毒,竝微下之,然 後調氣。

瀉色青發熱,有時睡臥不安者,此驚瀉也。小兒糞黃, 脾胃土之本色也。色青,肝木為風,肝木來刑脾土,宜 早治之,不爾則變脾風而發瘈,瘲則難治也。所謂糞 青者,須纔便下,便色青是也。若初下時黃,良久乃青 者,非也。小兒安者皆然,不可認為青糞也。若瀉色青 白,穀不化者,此謂冷也,宜溫補脾胃,發散風冷 瀉。下色赤白。腹大。上青筋見,髮稀饒啼,或喫泥土。 時有蚘蟲。此疳瀉也。宜止瀉退疳。

瀉多日,脣口及糞色皆白,糞頗多者,久因成冷,脾胃 衰困,恐變脾風發癇,宜防備溫養,補助脾胃。

瀉於暑熱時多患者,謂時熱及飲食皆冷故也。不傷 於熱,必傷於冷。若傷熱伏暑而瀉者,則心臟煩熱,必 小便不利,清濁不分,瀉色赤黃,宜利小便解暑熱。若 小便快而瀉者,冷瀉也,色必青白,穀不化,宜溫脾胃 止瀉。

瀉者不可急以熱藥止之,多變為痢而下膿血也。當 審察冷熱證候,詳度緩急施治也。

吐瀉

吐瀉多病於春夏秋三時,惟冬時絕少者。蓋吐瀉皆 因脾胃虛,冷熱所致,以冬時陽氣在內,多食溫暖,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