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1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表溫和,及斑瘡已顯,然後乃止,只時時與桔梗湯,寬 胸膈,利咽喉。

《倪維德原機啟微》

《斑疹餘毒之病》

東垣李明之曰:「諸斑疹皆從寒水逆流而作也。子之 初生也,在母腹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呼吸者陽也, 而動作生焉。饑食母血,渴飲母血,飲食者陰也,而形 質生焉。陰具陽足,十月而降,口中惡血,因啼即下,卻 歸男子生精之所,女子結胎之處,《命宗》所謂元牝元 關者也。此血僻伏而不時發,或因乳食內傷,或因濕 熱下溜,營氣不從,逆於肉理,所僻伏者,乃為所發。初 則膀胱壬水,夾脊逆流,而尅小腸丙火,故頸項已上 先見也;次則腎經癸水,又尅心火,故胸腹已上次見 也;終則二火熾盛,反制寒水,故胸腹已下後見也。至 此則五臟六腑皆病也。七日齊,七日盛,七日謝,三七 二十一日而愈者,七為火數故也。愈」後或有病疽病 瘡者,是皆餘毒尚在不去者。今其病目者亦然,所害 者,與風熱不制之病,稍同而異,總以羚羊角散主之。 便不鞕者,減硝黃。未滿二十一日而病作者,消毒化 斑湯主之。此藥功非獨能於目,蓋專於斑者之藥也。 不問初起已著,服之便令消化,稀者則不復出,方隨 四時加減。

《元朱震亨格致餘論》

《陳氏痘瘡方論》

「讀前人之書,當知其立言之意,苟讀其書而不知其 意,求適於用,不可得也。」痘瘡之論,錢氏為詳,歷舉源 流經絡,分明表裡虛實,開陳其施治之法,而又證以 論辯之言,深得著書垂教之體。學者讀而用之,如求 方圓於規矩,較平直於準繩,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可為無窮之應用也。今人不知致病之因,不求立方 之意。倉卒之際。證檢方,漫爾一試,設有不應,并其 書而廢之,不思之甚也。近因《局方》之教久行,《素問》之 學不講,抱疾談醫者,類皆喜溫而惡寒,喜補而惡解 利。忽得陳氏《方論》,皆燥熱補劑,其辭確,其文簡,懽然 用之翕然信之,遂以為錢氏不及陳氏遠矣。或曰:「子 以陳氏方為不足歟?」曰:陳氏方誠一偏論,雖然,亦可 謂善求病情者。其意大率歸重於「太陰」一經。蓋以手 太陰屬肺,主皮毛也;足太陰屬脾,主肌肉。肺金惡寒, 而易於外感,脾胃土惡濕而無物不受。觀其用丁香、 薑、桂,所以治肺之寒也;用附朮、半夏,所以治脾之濕 也。使其肺果有寒,脾果有濕,而兼有虛也。量而與之, 中病則止,何傷之有?今也不然,徒見其瘡之出遲者, 身熱者,泄瀉者,驚悸者,氣急者,渴思飲者,不問寒熱 虛實,率投木香散、異功散。間有偶中隨手獲效,設或 誤投,禍不旋踵。何者?古人用藥製方,有向導,有監制, 有反佐,有因用。若《錢氏方》固未嘗廢,細辛、丁香、白朮、 參、芪等,率有監制反佐之藥,不專務於溫補耳。然其 用涼寒者多,而於輔助一法,略開端緒,未曾深及,癡 人之前,不可說夢。錢氏之慮至矣,亦將以候達者,擴 充推廣而用。雖然,渴者用溫藥,癢塌者用補藥,自陳 氏發之,迥出前輩,然其多用桂、附、丁香等燥熱,恐未 為適中也。何者?桂、附、丁香輩,當有寒而虛,固是的當。 虛而未必寒者,其為害當何如耶?陳氏立方之時,必 有挾寒而痘瘡者,其用燥熱補之固其宜也。今未挾 寒而用一偏之方。寧不過於熱乎。予嘗會諸家之粹。 求其意而用之。實未敢。其成方也。試舉一二以證 之。從子六七歲時,患痘瘡,發熱微渴自利。一《小方脈》 視之,用木香散,每貼又增丁香十粒,予嘗疑焉。觀其 出遲,固因自利而氣弱,察其所下皆臭滯**陳積,因腸 胃熱蒸而下也,恐非有寒而虛,遂急止之,已投一貼 矣。繼以黃連解毒湯加白朮與十貼,以祛丁香之熱, 利止瘡亦出。其後肌常有微熱,而手足生癰癤,與涼 劑調補,踰月而安。又一男子,年十七歲,發熱而昏,目 無視,耳無聞,兩手脈皆豁大而略數,知其為勞傷矣。 時里中多發痘者,雖不知人,與藥則飲,與粥則食,遂 教參、芪、當歸、白朮、陳皮,大料濃煎與之飲至三十餘 貼,痘始出。又二十餘貼,則成膿泡,身無全膚。或曰:「病 勢可畏,何不用《陳氏全方》治之?」余曰:「此但虛耳,無寒 也。」只守前方,又數十餘貼而安。後詢其病,因謂先四 五日恐有出痘之病,遂極力樵採,連日出汗甚多,若 用《陳氏全方》,寧無後悔。至正甲申春,陽氣早動,正月 間,邑間痘瘡不越一家,卒投陳氏方,童幼死者百餘 人,雖由天數,吾恐人事亦或未之盡也。

《平治會萃》

《痘瘡》

分氣虛血虛補之。氣虛用人參、白朮,加解毒藥。血虛 四物湯加解毒藥。酒炒芩、連,名「解毒藥。」

但見紅點。便忌升麻葛根湯,恐發得表虛也。

吐瀉少食為裡虛,不吐瀉能食為裡實,裡實而補,則 結癰腫。

陷伏、倒靨、灰白為表虛,或用燒人屎;黑陷甚者,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