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61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氣也;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 又云:「五臟不和,九竅不通;六腑不和,留結為癰。」 《外科精義》云:「凡瘡腫高而軟者,發於血脈;腫下而堅者,發於筋脈;肉色不變,發於骨髓。蓋必有諸中而形諸外,故受證之經,與所患之位,各有不同,豈宜一概外敷涼藥?惟脾胃無虧,血氣不和者,庶幾有效。若服化毒之類,脾胃復傷,血氣」 凝滯,亦不能消矣。至如疔瘡之類,正欲宣拔其毒,若復用前藥,肌肉受寒,血氣凝滯,必致毒氣入內而不救。《治法》必察其腫之高漫,色之赤白,痛之微甚,作膿之難易,出膿之稠薄,生肌之遲速,以別其屬陰屬陽,或半陰半陽,或純陰純陽,而用相宜之藥以涼之、熱之、和之,又當審受證之傳變,五臟之相勝。而以調補脾胃為主。庶不致變惡證也。

葛根白朮散

治小兒赤白丹毒

白朮、 枳殼各一錢, 茯苓二錢, 木香一錢半, 葛根三錢, 甘草二錢半。

右剉散,用水一盞煎,不拘時服。

犀角解毒散

治小兒赤丹瘤,壯熱狂躁,睡臥不安,胸膈悶滿,咽喉腫痛,遍身丹毒。

牛蒡子炒,一兩五錢 防風 甘草各二錢半 荊芥穗五錢 犀角一錢半

右剉散,用水煎,不拘時服。

防風升麻湯

治小兒丹瘤赤腫

防風 升麻 山梔去殼 麥門冬去心 木通 甘草節各一錢。

右㕮咀,用淡竹葉三片煎,食遠服。

荊芥散

防風 花粉 羌活 生地 當歸 蟬蛻各等分。

右水煎服

化丹湯

解利丹毒,遍身燥痒,發熱煩啼。

川獨活 射干 麻黃去根節 青木香 甘草 石膏末 黃芩 薄桂各五錢。

右剉,每服二錢,水一盞,煎七分,無時溫服。

藍葉散

治小兒月內發一切丹

藍葉一兩 黃芩 犀角屑 川大黃剉,微炒 柴胡 梔子各一分 升麻 石膏各一分半 甘草半分,微炒

右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下竹瀝半合,更煎三兩沸,放溫無時,量兒大小加減服,後同。

氣怯弱者可去大黃

升麻散

治小兒一切丹,遍身壯熱煩渴。

升麻一分 黃芩一分 麥冬三分 葛根三分 川大黃微炒,一分 川𥐚硝一分

右為粗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大黃散

治小兒一切丹毒,遍身赤痛。

川大黃半兩,剉,微炒 防風半兩 川升麻

黃芩 麻黃去根節 秦艽各一分 𥐚硝二分

右同㕮咀,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無時。

治小兒丹瘡,臟腑壅熱太過,心神煩悶,二便不通。

川大黃微炒 川升麻 川𥐚硝 葵子各半兩 梔子仁一分。

右為粗末,每一錢,水一小盞,煎五分,去滓,量兒加減溫服,以利為度。

升麻膏

治小兒一切丹。發無常處。身熱如火燒。宜用此膏。

川升麻、 川大黃。 護火草 蛇。草 梔子仁 寒水石 川硭硝 藍葉 生地黃 芭蕉根 羚羊角屑 梧桐皮各半兩

右細剉,以竹「瀝浸一宿,明日濾出,卻入鐺中,以臘月豬脂一斤,慢火熬一食久,乘熱以綿濾去滓,候冷成膏,磁盒盛,旋取磨塗之,兼以膏如棗大,竹瀝化服之。」

又方

治小兒丹毒,大腫身熱,百治不折。

寒水石十六分 乾藍青 竹瀝各一升 犀角 柴胡 杏仁去皮尖,研,各八分 生葛汁四合 知母十分 甘草五分 羚羊角六分 蜜二升 白芍藥七分 梔子仁十一分 川黃芩七分 石膏十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