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變八,而四、五、上不變為八,故曰《泰》之八也。唐人張 轅作《周易啟元》曰:「老陽變成少陰,老陰變成少陽。」蓋 與此合。
八衍卦數七,衍蓍數九。六不極其衍,故「發揮而為爻」 也。
貞者靜而正。悔者動而過。動乎外、豈皆有悔哉。曰有 戒懼之義焉。
大舜「志定謀同,然後用筮。」揚雄曰:「不以其占,不如不 筮。」王通曰:「驟而語《易》則玩神。」其旨一也。
張行成元包數義
《論周易元包同異》
元,包以坤,先乾《歸藏》之《易》也。《易》者變也,天主其變。包 者藏也,地主其藏。天統乎體,八變而終于十六,易用 四十九蓍者,存掛一之數為太極,則六八四十八者, 體中之用也。地分乎用,六變而終于十二,包用三十 六蓍者,以共一之數為太一,則六六三十六者,用中 之用也。太元本三十六蓍亦地數也。地虛三以扮天, 故用三十三。掛一而三十二,則四八之數,地之體也。 元之為書,以一元行乎地之四體之間,四體即方州 部家是也。故元之掛一,有天用地之義,而虛三有地 承天之義。若元包三十六,不掛不虛,而每揲存二十 四,則八卦用于地上者也。是故乾三奇,《震》《坎》《艮》各得 其一,巽、離、兌各得其二,則十二畫也。坤三偶,巽、離、兌 各得其一,震、坎、艮各得其二,則二十四畫也。陰陽之 畫共三十六,以陰之二載陽之一,則三十六盡為用 矣。故《易》老陽之策,極于四九,而包以六六用之。《易》以 兩卦相重而後天地合包,亦以兩揲相通而後九六 均。是故卦數自一至八凡三十六,重之而七十二。一 揲之蓍合乎單卦之數;兩揲之蓍,合乎重卦之數。五 行之數,五十有五。自三十六言之,五行盈于八卦十 九,當閏數之物;自七十二言之,八卦盈于五行十七, 當運數之氣。以八歸五,氣類相從,則乾兌為金,《坤》艮 為土,《震》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吉凶順逆,占法由生。 故曰「三十有六,取數于乾坤,五行八卦,同符合契也。」 其法分而為二,以三揲之左右各存三四十二蓍,所 謂「營之以四,以象四時」也。常存此數不用者,《坤》之二 十四氣,為萬化之基,《易》存四卦之義。餘十二蓍則爻 數與歸奇數也。爻數不九即六,歸奇數不六即三。爻 數得九者,陽畫也,歸奇數則三矣。爻數得六者,陰畫 也,歸奇數則六矣。陽畫九而《歸奇》三,用者三,不用者 一也。陰畫六而《歸奇》六,用不用各半也。三畫皆陽者, 《乾》也。皆陰者,坤也。二陽一陰者,三女也。二陰一陽者, 三男也。「三畫皆陽,其數二十七,重之而五十四者,六 九也。三畫皆陰,其數十八,重之而三十六者六六也。 二陽一陰,其數二十四,重之而四十八者六八」也。二 陰一陽,其數二十一,重之而四十二者六七也。此八 重卦之本數,亦六七八九之數,而以六為主者也。《大 衍》六七八九之數,以求爻也。爻者用也。六七八九皆 祖乎四者,用生乎體,自四揲而來也。《元包》六七八九 之數,以求卦也。卦者體也,六七八九皆祖乎六者,體 生乎用,自六爻而來也。以用為主,故「《易》為天,以體為 主,故包為」地也。乾之一卦得五十四,歸奇一十八。《坤》 之一卦得三十六,《歸奇》亦三十六。三男四十二,歸奇 三十三,女四十八,歸奇二十四。以五十四合三十六, 則九十也。以四十八合四十二,亦九十也;以十八合 三十六,則五十四也;以三十合二十四,亦五十四也。 故《元包》八卦,爻數合之為三百六十,歸奇數合之為 二百一十六,總之而五百七十有六,得先天八位之 卦數,與《大衍》除掛一而用四十八,蓍十二用之數正 同。所不同者,《大衍》以四為一,故兩卦相偶,用不用之 數即得五百七十有六。《元包》以一為一,比《大衍》數四 分僅得其一。蓋《大衍》兼用七、八、九、六,分于男女者,太 極用八卦,天地之數也。《元包》專用九六宗于父母者, 八卦自用,人物之數也。是故《大衍》五十之虛一,天之 虛之極也;四十九之合一,地之有之極也;四十九之 掛一,人之用之極也。在四十八用之外,元包以共一 為太一,是四十九合一之義爾。揲之以三為三,才在 三十六用之內。故《易》「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備四體而 致用」者,天用地「也。《包》營之以四,以象四時,存四體而 不用者,地用物也。此所以大小不同也。」元包存本之 數,每揲二十四,一卦六揲而百四十四,凡六十四卦, 九千二百一十有六,則《大衍》五百一十二卦之蓍存 乾坤坎離四卦不用之策數也。包所存之數,亦地之 本數,故與《大衍》同。《大衍》從天,故又有掛一之數三千 七十二,包四分得其三,乃地之用數也。包八卦之數, 《乾》五十四而八之,則四百三十二。《坤》三十六而八之, 則二百八十八。三男四十二而八之,各三百三十六。 三女四十八而八之,各三百八十四。《乾》歸奇數十八 而八之,則一百四十四。《坤》歸奇數三十六而八之,則 二百八十八。三男歸奇數三十而八之,各二百四十 三。《女歸》奇數二十四而八之,各一百九十二。總卦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