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70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火初得配,遂成文明之象。使火過多,兼遇南方,化成 灰炭,反致其害矣。蓋甲木不以春秋而為榮悴,觸物 變化,亦無定形。須看火金水何如,又看化合何如,不 可執一論。

乙木,繼甲之後,發育萬物,生生不已。在天為風,在地 為樹,謂之「陰木。」其祿到卯,卯為樹木,根深枝茂,謂之 「活木。」活木者,柔木也,懼陽金斫伐為患,畏秋至木落 凋零,欲潤土而培其根荄,利活水而滋其枝葉。活水 者,癸水也,即天之雨露,地之泉源。潤土者,己土也,如 耕耨之土,成稼穡之功。己祿在午,午乃六陽消盡,一 陰復生,故稻花開於午時。乙木生於午地,十月建亥, 亥乃純陰司令,壬祿到亥當權,死水泛濫,土薄根虛, 有失培養,故乙木死於亥。《經》云:「水泛木浮」,正此謂也。 又曰:乙乃枝葉繁華之木,大喜陽和煦照則發榮不 利,陰冷慘刻則耗枯,水多則傾頹其根荄,金旺則戕 剝其生意,如身衰火多,兼行南方而禍不淺,西行土 重助煞傷身,不克從者,為禍尤深。蓋活水連根之木 也,豈棟梁之比哉。

「丙火,麗乎中天,普照六合。」在天為日為電,在地為爐 為冶,謂之「陽火」,其祿在巳。巳為爐冶之火,謂之「死火。」 死火者,剛火也,喜死木發生其焰,惡金土掩息其光。 死木者,甲木也,甲祿在寅,寅乃陽木之垣,木盛火生, 隱於木石之間,非人用之,不能生發。故五陽皆出乎 自然,而為先天,五陰皆係乎人事,而為後天。丙火生 於寅,其理甚明。如太陽之火,自東而升,至西而沒。且 酉屬兌,兌為澤,巳土生金,金氣盛,掩息丙火之光,不 能顯輝,豈無晦乎?故丙火生於寅而死於酉,《經》云:「火 無西向」,正此謂也。又曰:丙火太陽之象,上下化光,無 所不照。然不以浮水之木為母,不能生有焰之火,不 以濕水之土為子,陽火所不產也。縱遇江湖,死永不 合,不衝則波濤弗致衝激,焉能為剋火之害?其所忌 者,乃繁華之木,浥水不能生火,而反能晦火之光,如 五星太陽,以木炁為難之義。 丁火繼丙之後,為萬物之精,文明之象。在天為列星, 在地為燈火,謂之陰火。其祿到午,乃六陰之首,內有 乙木,能生丁火,乙為活木,丁為活火,活火者,柔火也。 丁喜乙木而生,乃陰生陰也,如世人用菜油麻油為 燈燭之義,夫油乃乙木之脂膏也。至於酉時,四陰司 權,燈火則能煇煌,列星則能燦爛,故丁生於酉,至於 寅地三陽當合陽火而生,陰火而退,如日東升,列星 隱曜,燈雖有焰,不顯其光,故丁生於酉,而死於寅也。 《經》云:「火明則滅」,正謂此也。又曰:「丁火陰柔,要得時遇 局,方能輝光燦爛,雖頑鈍之金,亦在其所鍛煉。若失 時喪局,即韜光晦跡而煙無存,雖微眇之金,亦不能 制。然木燥雖少,猶足以發火之機;木濕雖多,亦難以 致火之明。要看其中強弱,不可泥於一偏。」

戊土,洪濛未判,抱一守中,天地既分,厚載萬物,聚於 中央,散於四維,在天為霧,在地為山,謂之「陽土。」其祿 在巳,巳為爐冶之火,鍛煉成器,叩之有聲,其性剛猛, 難以觸犯,喜陽火相生,畏陰金盜氣。陽火者,丙火也。 丙生於寅,寅屬艮,艮為山,山為剛土,即戊土也,賴丙 火而生焉。至於酉地,酉屬兌,金耗盜戊土之氣,乃金 盛土虛,母衰子旺,又金擊石碎,豈能延壽?故戊土生 於寅而死於酉,《經》云:「土虛則崩」,正此謂也。又曰:戊土 深厚,其象如城牆,要生季月,更求支下通根,方能振 河海而不泄。若上下帶合,則其形堅固,無罅漏之虞。 身乘水木虛弱,則其勢傾危,而有崩頹之患。如土失 時,火忌多金漏洩。如城牆既就,不可加木疏通,喜行 東南,若原旺有印,再行此地,則火化生身,反為過中 之禍矣。

己土,繼戊之後,乃天之元氣,地之真土。清氣上升,沖 和天地,濁氣下降,聚生萬物,謂之「陰土。」天地人三才, 皆不可缺此土,如乾坤中一媒妁,陰陽失此,豈能配 偶?故於四行無不在,於四時則寄旺焉,乃真土也。喜 丁火而生,畏陽火而煉。其祿到午,午中丁火能生己 土,被乙木盜其栽培之氣。至於酉地丁火,而生丁火, 既生,己土亦能生也。至寅用事,木火司權,鍛煉己土, 遂成磁石,反失中和之氣,豈有不損之理。故己土生 於酉,而死於寅,《經》云:火燥土裂,正此謂也。又曰:己土 廣厚,其象如田疇,不貴多合生扶,惟喜刑沖有用。此 固生物之體,苟失令淺薄,及天時不利,不但難施鎡 基之力,亦不能埋劍戟之金。倘再兼行金水旺處,則 身愈弱,尤為不利。如逢火土生成,則稼穡有生生之 妙矣。

庚金掌天地肅殺之權,主人間兵革之變,在天則為 風霜,在地則為金鐵,謂之陽金,其祿到申,申乃剛金, 喜戊土而生,畏癸水而溺,長生於巳,巳中戊土能生 庚金,乃陽生陽也。已為爐冶之火,鍛煉庚金,遂成鐘 鼎之器,叩之有聲,若遇水土沉埋,則無聲也,所謂金 實無聲。至於子地水旺之鄉,金寒水冷,子旺母衰,亦 遭沉溺之患,豈能復生?故庚金生於已而死於子。《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