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74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答曰:『知臣莫若君,何有不可?至於亮直之節,臣未明 也』。」王曰:「『何故』?答曰:『聞諸孫卿云:其為人也,長目而豕 視者,必體方而心圓,每以其法相人,千百不失』。臣見 回非不偉其體幹也,然甚疑其目。」王卒用之,三月,果 以諂得罪。

《春秋後語》平原君對趙王曰:「澠池之會,臣察武安君 之為人也,小頭而銳,瞳子白黑分明,眂瞻不轉。小頭 而銳,斷敢行也;瞳子黑白分明者,見事明也;眂瞻不 轉者,執志彊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廉頗為人,勇鷙 而愛士,知難而忍恥,與之野戰,則恐不如守足以當 之。」王從其計。

《漢書·高祖本紀》: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 家焉。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曰:「『臣少 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 為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寄此女與 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 『此非兒女子所知』。」卒與高祖。呂公女即呂后也,生孝 惠帝、魯元公主。高祖嘗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 中,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老父相后曰:「夫人 天下貴人也。」令相兩子見孝惠帝,曰:「夫人所以貴者, 乃此男也。」相魯元公主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適從 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 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兒子貴,皆 以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 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

《黥布傳》:黥布姓英氏,少時客相之,當刑而王。及壯坐 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人有聞 者,共戲笑之。

《吳王濞傳》:高祖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城,已 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狀有反,相獨悔。」業,已拜, 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 同姓一家,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

《衛青傳》:青父鄭季,以縣吏給事侯家。平陽侯曹壽尚 武帝姊陽信長公主。季與主家衛媼通,生青。青有同 母兄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 帝,故青冒姓為衛氏。青為侯家人,少時歸其父,父使 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為兄弟數。青嘗從人 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 笑曰:「人奴之生,得無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青 壯,為侯家騎。建元二年,青姊子夫得入宮幸,上召青 為建章監侍中。元光六年,拜車騎將軍,擊匈奴。元朔 二年,取河南地,為朔方郡,封長平侯。五年,拜大將軍。 《鄧通傳》:通官至上大夫。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當貧 餓死。」上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說貧?」於是賜通蜀嚴道 銅山,得自鑄錢。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文帝嘗病 癰,鄧通常為上嗽吮之。上不樂,從容問曰:「天下誰最 愛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太子入問疾,上使太子 齰癰,太子齰癰而色難之。已而聞通嘗為上齰之,太 子慚,繇是心恨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家居。居 無何,人有告通盜出徼外鑄錢,下吏驗問,頗有,遂竟 案,盡沒入之。通家尚負責數鉅萬。長公主賜鄧通,吏 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 食,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史記韋丞相賢傳》:丞相賢者,魯人也。以讀書術為吏, 至大鴻臚。有相工相之,當至丞相。有男四人,使相工 相之,至第二子,其名元成。相工曰:「此子貴,當封。」韋丞 相言曰:「我即為丞相,有長子,是安從得之?」後竟為丞 相,病死,而長子有罪論,不得嗣,而立元成。元成時佯 狂不肯立,竟立之,有讓國之名。後坐騎至廟,不敬,有 「詔奪爵一級,為關內侯。」元成少時,好讀書,明於《詩》《論 語》。為吏至衛尉,徙為太子大傅。御史大夫薛君免,為 御史大夫,於丞相乞骸骨,免而為丞相,因封故邑為 扶陽侯。數年病死,孝元帝親臨喪,賜賞甚厚。子嗣後, 其治容容隨世俗浮沈,而見謂諂巧。而相工本謂之 當為侯代父,而後失之。復自游宦而起至丞相,父子 俱為丞相,世間美之,豈不命哉?相工其先知之 邴?《丞相吉傳》:長安有善相工田文者,與韋丞相、魏丞 相、邴丞相微賤時,會於客家,田文言曰:「今此三君者, 皆丞相也。」其後三人竟更相代為丞相。何見之明也。 《漢書黃霸傳》:霸少為陽夏游徼,與善相人者共載出, 見一婦人,相者言此婦人「當富貴,不然,相書不可用 也。」霸推問之,乃其鄉里巫家女也。霸即娶為妻,與之, 終身為丞相,後徙杜陵。

《翟方進傳》:「方進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家世微賤,至 方進父翟公,好學,為郡文學。方進年十二三,失父孤 學,給事太守府為小史,號遲頓不及事,數為掾史所 詈辱。方進自傷,乃從汝南蔡父相問已能所宜。蔡父 大奇其形貌,謂曰:『小史有封侯骨,當以經術進,努力 為諸生學問。方進既厭為小史,聞蔡父言,心喜,因病』」 歸家,辭其後母,欲西至京師受經。母憐其幼,隨之長 安,織屨以給方進讀經博士,受《春秋》。積十餘年,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