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7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江南通志》:「江寧府瓦官寺,在府城西南隅,內有晉義 熙中獅子國所獻玉佛。先有徵士戴安道手製佛像 五軀,及顧長康《維摩圖》,世號三絕。」

《池州府志》:「白衣庵奉白衣大士。戊子六月,大水,蛟起 本庵鐘下,避水山巔者,望見大士端坐水上,順流直 出,至蘇家溝,木商某獲送以歸,毫不損折。」

《松江府志》:「方廣教寺有觀音像,里人鄔氏得之海中。 嘗見夢於僧法元,迎歸事之,禱無不應,至今祠焉。」 《揚州府志》:「天王寺內有吳道子畫觀音像,極莊嚴。被 盜竊去,渡江病作,夜夢大士斥曰:『汝送我歸,當不死』。 盜懼,復送還。」

《河南府志》:「鐵佛寺在宜陽縣白楊鎮西。佛三尊,中泥 像,左右二尊皆鐵鑄焉,故名寺。」

《雲南通志》:「昔有彝人漁於蘭滄,見木逆流,視之,乃觀 音像,遂奉於萬慶寺。」

佛像部雜錄

《酉陽雜俎》:都下佛寺往往有神像,鳥雀不污者。鳳翔 山人張盈善飛化,甲子言「或有佛寺金剛鳥不集者, 非其靈驗也。」蓋由取土處及塑像時,偶與日辰王相 相符也。

又言「相寺觀當陽像,可知其貧富。」故洛陽修梵寺有 金剛二,鳥雀不集。元魏時,梵僧菩提達磨稱得其真 像也。

《佛祖統紀》:「四月八日是佛生日,人民念佛,浴佛形像。」 《雞肋編》:「陳州城外有厄臺寺,乃夫子絕糧之地。今其 中有一字王佛,云是孔子像。舊榜文宣王,因風雨洗 剝,但存一王字,而釋氏附會為一字王佛也。其侍者 冠服,猶是顏淵之狀,如杜甫之作十姨,天下如是者 不可勝數。」

《汎舟錄》:「佛窟崖高一丈五尺,闊數倍,水出其左,或云 自玉女潭來,流而為澗石佛數身皆斷軀幹,或云像 出崖中,土人神之,多求嗣焉。其毀之必以不驗也。」 《佩楚軒客談》:欈:「李天聖寺有唐宣宗畫御題羅漢本 《竹窗二筆贊》,佛身曰『金色』,蓋取其彷彿近似非真,若 人世之所謂金也。天金、天銀與世金、世銀例美玉之 於」碔砆,勝劣自判。蓋天金尚未足以擬佛,況世金耶? 其精粹微妙,光瑩明徹,自非凡眼所睹,然不可不知。 如今之土木成像,而飾之以金箔,果以為佛之色相 亦只如是,則失之矣。

《續文獻通考》李賢《天順曰錄》曰:「予在學讀聖賢書,知 佛老為異端同類。有掛其像者,即斥其非,以為名公 鉅儒決不如此。後居驗封,造蒙宰宅,見正寢東嚴整 一室,疑必家廟,問之,則曰佛堂也,不覺駭歎,又以為 文章名世者必不爾。既而見石首先生庭中高掛一 幅,視之,乃觀音像也,不覺失笑。嗚呼!人其人,火其書」, 果誰望耶。

清齋位置佛室內,供烏絲藏佛一尊,以金鏒甚厚,慈 容端整、妙相具足者為上。或宋元脫紗大士像,俱可 用古漆佛廚。若香像、唐像及三尊並列接引諸天等 像,號曰「一堂。」并朱紅小木等廚,皆僧寮所供,非居士 所宜也。

《帝京景物略》:「杭州上天竺觀音大士像,晉天福中,僧 道翊見瑞光,發澗,得奇木刻之。後漢乾祐中,僧從勳 自洛陽奉舍利安大士頂。至宋建炎四年,兀朮入臨 安,高宗遜於海。兀朮聞佛像所在,遂與玉帛圖籍,盡 航而北。僧智完率徒以從,至燕,舍都城西南五里之 玉河鄉,建寺奉之,此觀音寺也。天順壬午,土人權五 修之。成化丁酉僧德顯又修之。」因得石土中,乃金大 定十七年所刻,載天會七年梁王徙像事甚悉。今寺 中所奉,又非晉像矣。

《雲南山川志》:「方丈山在鶴慶府城南一百里,巍然峻 拔,山半有寺,中有池,深不可測,水滴巖下,如方響音。 昔蒙氏羅閣鳳琢觀音像於壁,故又名觀音山。」南詔 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

佛像部外編

《佛國記》。佛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九十日,波斯匿王思 見佛,即刻牛頭栴檀作佛像,置佛坐處。佛後還入精 舍,像即避出迎佛。佛言:「還坐!吾般泥洹後,可為四部 眾作法式像。」即還坐。此像最是眾像之始,後人所法 者也。佛于是移住南邊小精舍,與像異處,相去二十 步。祇洹精舍本有七層,諸國王人民競興供養,懸繒 旛蓋,散華燒香,然燈續明,日日不絕。鼠銜燈炷,燒花 旛蓋,遂及精舍,七重皆盡。諸國王、人民皆大悲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