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善覺寺

寺「在臨安府阿迷州東,創自明正統間。壯麗巍峨,為 州偉觀。」

湧金寺

寺在臨安府通海縣秀山嶺螺峰下,倚山面水,林木 鬱蔥。元僧東巖建,有王景常《重修記》。

鳳翔寺

寺「在澂江府河陽縣城東二里,明隆慶五年知府徐 可久建,習儀之所。」

五龍寺

寺在武定府祿勸州東北五十里,撒馬邑。林木深密, 石隙玲瓏,周圍出清泉數處。故云「五龍。」近寺一帶田 畝賴其灌溉。

瀘源寺

寺在廣西府治西五里,傍有洞,深杳不可測,為郡中 名勝。

感通寺

寺在大理府太和縣城南十二里。漢時摩騰竺法蘭 由天竺入中國時建。明太祖有《御製詩》十八章,賜僧 無極。今存。

崇聖寺

寺在太和縣城西北。寺凡三塔,其一高十餘丈,十六 級;其二差小,各錯金為頂。頂有金鵬,世傳龍性敬塔 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寺有觀音像,高 二丈四尺,唐蒙氏時董善明鑄,有雨銅供冶之異。傍 為瑞鶴觀,嘉靖間修。

弘聖寺

寺在太和縣城西南,有塔,高十丈,為級十。世傳「周時 阿育王建。」明嘉靖間,郡人李元陽重修,修撰楊慎記。

帝釋寺

寺在太和縣西北應樂峰,其地靈異,夜半或聞天樂 聲。

鶴頂寺

寺在太和縣南佛頭峰之半,盤龍禪師所建。明嘉靖 間重修。今殿中拜石有禪師足跡,深六分。

靈塔寺

寺在太和城南,斜陽峰麓。唐段赤城誅蟒,為蟒所食。 人思其功,于蟒腹中取其骨葬之。建塔其上。山半為 寶林寺。

羅筌寺

寺在洱河東玉案山。初,洱河多有龍覆舟,神僧道安 結庵此地,夜間童子百餘人語曰:「師至,吾屬不安,盍 遷去?」師厲聲曰:「是法住,法住!」安從遷。明日水浮死蟒 百餘,海患乃息,因創寺。西有天鏡閣。

飛來寺

寺在趙州北五里,昔傳有佛像飛來。

道勝寺

寺在趙州南百里,唐時張建成入朝,賜以浮屠像并 佛書,建成歸刱寺藏之。

水目寺

寺在水目山,段氏時,楊普濟經始。明洪武二十四年, 僧志圓成之。舊有虎窩、風洞、黃龍、木犬之異,至今遺 址尚存。

般若寺

寺在雲南縣北八里,有寶燈飛入雙塔中,夏夜常見 光明。

傳衣寺

寺在雞足山。相傳昔釋迦佛以僧伽梨衣付弟子迦 葉波以待彌勒,迦葉持衣于雞足山入定,寺以此名。 今稱「華首門」,即此處也。北有淨雲庵,東北為八角庵, 後為彌勒庵、圓通庵。自淨雲而北,為般若庵、菩提場。 折而西,為五華庵、圓淨庵、大乘庵。龍華寺前為了空 庵,南為雲海庵、海會庵、白石庵。庵東有彌勒寺,東北 為缽盂寺、大士庵,東南為白水庵,西南為淨覺庵。其 頂有舍利塔、曹溪庵、護法堂、慧靈庵、北麓寺、奉真院、 普光寺,皆雞足山之名剎也。

石鐘寺

寺據「雞足山之阿」,其「懸巖扣之如鐘。」

龍泉寺

寺在永昌府保山縣南門外。前有泉從地湧,上建一 鑑樓。

天興寺

寺在保山縣東二百里寶臺山。初,樵牧聞其山有雞 犬聲,跡之不見。明泰昌元年,僧金臺鑿石誅茅,窮其 勝,得異境,因建寺。

天應寺

寺在騰越州「羅生」山墀前之地。雨則暵,晴反潤,屢驗 不爽。

雲泉寺

寺在楚雄府楚雄縣西一里鳴鳳山巔。中隱怪石,擊 之有聲,俗名「響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