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9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倒入也。又光從上來層十三具,光一再傳物體則小

也。佛光,日也;舍利珠光,月也。光色青白,每見以夜及 晦及雨也。佛光恒在人目體,陰避光日中,見影門隙, 今穿竹至丈,承目指空,方晝見星也。塔前一幢,隋開 皇中立,書體遒美。楊升菴云:「最似歐、褚筆法。」

真覺寺五塔

成化九年,詔「寺準中印度式,建寶座,累石臺五丈,藏 級於壁,左右蝸旋而上。頂平為臺,列塔五,各二丈。塔 刻梵像,梵字、梵寶、梵華,中塔刻兩足跡,他跡陷下,廓 摹耳此。隆起紋螺,若相抵蹲。是由趾著跡湧步著蓮 生燈,燈燄就月,法界藏身」,斯不誣焉。

永安壽塔

慈壽寺,在阜城門外八里,寺有永安壽塔,塔十三級 崔巍雲中,四壁金剛,振臂拳膂。「瞅」據踏如有氣,「叴 叴」如叱叱有聲,天寧寺,隋塔摹也。

《保定府志》

稽古寺塔

塔在完縣陳侯村。唐開元中,安國侯陳思傑因三藏 法師元奘葬母骨於此,乃建寺,名寄骨寺。後有三藏 舍利塔,明天順時修,易名「稽古寺。」

白塔

塔在容城縣東二里,宋時建。高七丈,周六丈五尺。人 於塔下兩手相擊,則塔頂鴉聲即應。

中山塔

塔在唐縣北中山城外,高數百尺,登之可遠眺定州。 唐垂拱三年建。

文昌塔

塔在《深澤》縣城東,高可數仞,日月倒影,上下光華,如 搖彩筆。

《東昌府志》

彌陀廢塔

即資福寺塔。弘治間掘有石槨、金棺,水晶石瓶,藏舍 利七粒,刻「太平興國八年定光佛舍利記。」

大覺寺塔

大覺寺,在高唐州治東南,唐創。宋元祐間,修寺塔甚 壯,凡十三級,高三十六丈。

《兗州府志》

古塔

塔在陽穀縣治東,《浮圖》十三級。元時迅雷甚雨,其上 三級遂沒。已而宣府塞外有飛來古塔三級,相傳即 此塔也。

《濟寧州志》

鐵塔

塔在古釋迦寺,原名「崇覺寺」,在漁山東偏。創建於北 齊。皇建中。宋崇寧間,徐永安妻常氏增建鐵塔七級, 高插霄漢。塔居學宮巽方,實文筆峰也。郡人王梓、王 鈞有記。

《山西通志》

鴈塔

在太原府城中東南。明萬曆間,僧元祥建磚塔一座, 勒石曰「鴈塔題名。」今塔廢,遂令宦業不振,民生窘困。

永祚寺塔

永祚寺,在太原府城東南巽峰上,並建二塔,高入雲 霄,為晉奇觀。萬曆年間,起自堪輿家,言謂塔巽峰則 文運興盛。建後連三科兩庠中或五人,或七人,或十 人,其兆足徵也。俗為雙塔寺。

天寧寺塔

天寧寺,在下城南宮寺內。雙塔對峙,高十餘丈。有知 平定州軍事高權《雙塔記》。

圓果寺磚塔

塔在代州東北隅圓果寺內,高一百二十尺。宋楊延 昭嘗射三矢其上,今不存。

佛舍利塔 文殊髮塔

塔院寺在五臺縣顯通之南。五峰之中,有阿育王所 置佛舍利塔及文殊髮塔,因為名。明永樂五年,敕太 監楊昇重修大塔,始建寺。

大雲寺塔

塔在平陽府安道坊大雲寺內,有大鐵佛頭。上建浮 圖,突兀雲漢。推官張銓有《詩》。

太平興國寺後塔

太平興國寺在安邑縣治東北,寺後塔十三級,高三 百六十尺,上有黃白寶瓶,世傳「出魯班手。」嘉靖乙卯, 地震,塔崩裂尺餘。後又震復合,亦神物也。

永寧寺塔

永寧寺,在大同府治東南,有九級浮圖,高九十餘丈。 上剎復高十丈,鈴鐸聲聞十里。

佛宮寺塔

佛宮寺在應州治西南隅,五代晉天福間建。寺內有 木塔五層,額書「釋迦。塔」高三十六丈,周圍如之。

《河南通志》

福勝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