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劉元真為師。元 真早有才解之譽,故孫綽讚曰:「索索虛衿,翳翳閑沖。 誰其體之,在我劉公。談能雕飾,照足開矇。懷抱之內, 豁爾包融。」潛服膺已後,翦削浮華,崇本務學。微言興 化,譽洽西朝。風姿容貌,堂堂如也。至年二十四,講《法 華大品》,既蘊深解,復能善說,故觀風味道者,常數盈 五百。晉永嘉初,避亂過江,中宗元皇及肅祖明帝、丞 相王茂弘、太尉庾元規並欽其風德,友而敬焉。建武 太寧中,潛恒著屐至殿內,時人咸謂方外之士,以德 重故也。及中宗、肅祖昇遐,王庾又薨,乃隱跡剡山,以 避當世,追蹤問道者。已復結侶山門,潛優游講席三 十餘載,或暢方等,或釋老、莊,投身北面者,莫不內外 兼洽。至哀帝好重佛法,頻遣兩使,慇懃徵請。潛以詔 旨之重,暫遊宮闕,即於御筵開講《大品》,上及朝士並 稱善焉。於時簡文作相,朝野以為至德,以潛是道俗 標領,又先朝友敬,尊重挹服,頂戴兼常,迄乎龍飛,虔 禮彌篤。潛常於簡文處遇沛國劉恢,恢嘲之曰:「道士 何以遊朱門?」潛曰:「君自睹其朱門,貧道見為蓬戶。」司 空何次道懿德純素,篤信經典,每加祗崇。遵以師資 之敬,數相招請,屢興法禮。潛雖復從運東西,而素懷 不樂,乃啟還剡之。山,遂其先志。於是逍遙林阜,以 畢餘年。支遁遣使求買山側沃州小嶺,欲為幽棲之 處。潛答云:「欲來輒給,豈聞巢由買山而隱。」遁後《與高 麗道人書》云:「上座竺法深,中州劉公之弟子,體德貞 峙,道俗綸綜。往在京邑,維持法網,內外俱瞻,弘道之 匠也。頃以道業靖濟,不耐塵俗,考室山澤,修德就閒。」 今在剡縣之山,率合同遊,論道說義,高栖浩然,遐 邇有詠。以晉寧康二年卒於山館,春秋八十有九。烈 宗孝武詔曰:「潛法師理悟虛遠,風鑒清貞。棄宰相之 榮,襲染衣之素。山居人外,篤懃匪懈。方賴宣道,以濟 蒼生,奄然遷化,用痛于懷。可賻錢十萬,星馳驛送。」孫 綽以潛比。《劉伯倫論》云:「潛公道素淵重,有遠大之量。 劉伶肆意放蕩」,以宇宙為小。雖高棲之業,劉所不及, 而曠大之體同焉。時復有竺法友,志業強正,博通眾 典。嘗從潛受《阿毗》雲,一宿便誦。潛曰:「經目則諷,見稱 昔人。若能仁更興大晉者,必取汝為五百之一也。」年 二十四,便能講說,後立剡縣城南法臺寺焉。竺法蘊 悟解入元,尤善放光般若。康法識亦有義學之譽,而 以草隸知名。嘗遇康昕,昕自謂「筆道遇識」,識共昕各 作王右軍草,傍人竊以為貨,莫之能別。又寫眾經,見 重。竺法濟幼有才藻,作《高逸沙門傳》。凡此諸人,皆潛 之神足。孫綽並為之讚。
康法朗〈附令韶〉
按《高僧傳》:「康法朗,中山人,少出家,善戒節。嘗讀經,見 雙樹鹿苑之處,鬱而歎曰:『吾已不值聖人,寧可不睹 聖處』?於是誓往迦夷,仰瞻遺跡。乃共同學四人發趾 張掖,西過流沙。行經三日,路絕人蹤,忽見道傍有一 故寺,草木沒人,中有敗屋兩間,間中各有一人,一人 誦經,一人患痢,兩人比房,不相料理,屎尿縱橫,舉房」 臭穢。朗謂其屬曰:「出家同道,以法為親,不見則已,豈 可見而捨耶?」朗乃停止六日,為洗浣供養。至第七日, 見此房中皆是香華,乃悟其神人。因語朗云:「比房是 我和尚,已得無學,可往問訊。」朗往問訊,因語朗云:「君 等誠契,皆當入道。不須遠遊諸國,於事無益。唯當力 行道,勿令失時。但朗功業小未純,未得所願,當還真 丹國,作大法師。」於是四人不復西行,仍留此專精道 業。唯朗更遊諸國,研尋經論。後還中山,門徒數百,講 法相係,後不知所終。孫綽為之讚曰:「人亦有言,瑜瑕 弗藏。朗公冏冏,能韜其光。敬終慎始,研覈微章。何以 取證,冰堅履霜。」朗弟子令韶,其先鴈門人,姓呂,少遊 獵,後發心出家,事朗為師,思學有功,特善禪數,每入 定,數日不起。後移柳泉山,鑿穴晏坐。朗終後,刻木為 像,朝夕禮事。孫綽《正像論》云:「呂韶凝神於中山」,即其 人也。
帛尸梨蜜
按《高僧傳》,帛尸梨蜜多羅,此云吉友,西域人,時人呼 為高座。傳云:國王之子,當承繼世,而以國讓弟,闇軌 太伯,既而悟心天啟,遂為沙門。蜜天姿高朗,風神超 邁,直爾對之,便卓出于物。晉永嘉中,始到中國,值亂, 仍過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導一見而奇之,以為吾之 徒也,由是名顯。太尉庾元規、光祿周伯仁、太常謝幼 輿,廷尉桓茂倫,皆一代名士,見之終日累歎,披襟致 契。導嘗詣蜜,蜜解帶偃伏,悟言神解。時尚書令卞望 之亦與蜜至善,須臾望之至,蜜乃斂襟飾容,端坐對 之。有問其故,蜜曰:「王公風道期人,卞令軌度格物,故 其然耳。」諸公於是歎其精神灑屬,皆得其所。桓廷尉 嘗欲為蜜作頌,久之未得。有云:「尸梨蜜,可謂卓朗。」於 是桓乃咨嗟絕歎,以為標題之極。大將軍王處沖在 南夏,聞王、周諸公皆器重蜜,疑以為失鑒,及見蜜,乃 欣振奔至,一面盡虔。周顗為僕射,領選,臨入過造蜜, 乃歎曰:「若使太平之世,盡得選此賢,真令人無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