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1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儁秀之聲,不齊凡類。住魏洛下之居廣德寺,為沙門 道記弟子。年十一,通誦《法華》,意所不解,隨迷造問。記 謂曰:「後來總持者,其在爾乎?」及至年長,善成實論,深 得其趣,修講之業,卓犖標奇,在於伊洛,無所推下。與 僧建齊名,時人目建為「文句無前」,目貞為「入微獨步。」 貞乃與建為義會之友,道俗斯附。聽眾千人,隨得䞋 施,造像千軀,分布供養。魏清河王元懌、汝南王元悅, 並折腰頂禮,諮奉戒訓。會魏德衰陵,女人居上,毁論 日興,猜忌逾積,嫉德過常,難免今世。貞謂建曰:「大梁 正朝禮義之國,又有菩薩應行風教,宣流道法,相與 去乎。今年過六十,朝聞夕死,吾無恨矣。」建曰:「時不可 失,亦先有此懷。」以梁普通二年相率南邁,貞為追騎 所及,禍滅其身,春秋六十一矣。僧建,清河人,沙彌之 時,慧俊出類。及長成人,好談名理,與慧聰、道寂、法貞 等同師道記。少長相攜,窮研數論,遂明《五聚》,解冠一 方。常日講眾恆溢千人。碩學通方悅其新致,造筵談 賞,以繼晝夜。雖乃志誨成人,而入里施化。魏高陽王 元邕亟相延請,累宵言散,用祛鄙吝。或清晨嘉會,一 無逮者,輒云「深恨不同其敘」,故聞風傾渴者遙服法 味矣。後南遊帝室,達於江陰,住何園寺。武帝好論義 旨,敕集學僧於樂受殿,以次立義。每於寺講成濟後 業,有逾於前。慧聰立心閑,豫解行遠聞道寂,博習多 聞,雅傳師業,並終於魏土。

道寵

按《續高僧傳》:道寵姓張,俗名為賓高。齊元魏之際,國 學大儒雄安生者,連邦所重。時有李範、張賓、齊鑣、安 席,才藝所指,莫不歸宗。後俱任安下為嗣。年將壯室, 領徒千餘,至趙州元氏縣堰角寺側,即今所謂應覺 是也。從寺索水,沙彌持與問具幾塵方可飲之。素不 內涉,罔然無對,乃以水澆面。賓大恧,謂徒屬曰:「非為 以水辱我,直顯佛法難思。吾今投心此道,宜各散矣。」 即口於寺出家。寺法入道三年,歷試,以賓聰明大博, 不可拘於常制,即日便與具戒。遂入西山,廣尋藏部, 神用深拔,慨歎。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 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極殿,勒那摩提在太極殿, 各有禁衛,不許通言。校其所譯,恐有「浮濫,始於永平 元年,至四年方訖。及勘讎之,惟云有不二不盡,那云 定不二不盡?」一字為異,通共驚美。若奉聖心,寵承斯 問,便詣留支,訪所深極,乃授《十地曲教》三冬,隨聞出 疏,即而開學,聲唱高廣,鄴下榮推。時朝宰文雄、魏收、 邢子才、楊休之等,昔經寵席,官學由成,自遺世網,形 名靡寄,相從來聽,皆莫曉焉。寵默識之,乃曰:「公等諸 賢,既稱榮國,頗曾受業,有所來耶?」皆曰:「本資張氏,厭 俗出家。」寵曰:「師資有由,今見若此。」乃曰:「罪極深矣。初 聆聲相,實等昔師,容儀頓改,致此無悟。」於是同敦三 大,罄此一心,悲慶相循,遂以聞奏。以德溢時命,義在 旌隆。日賜黃金三兩,盡於身世。匠成學士,堪可傳道。 千有餘人,其中高者,僧休、法繼、誕禮、罕宜、儒果等是 也。一說云:「初勒那三藏教示三人,房、定二士,授其心 法;慧光一人,偏教法律;菩提三藏,惟教於寵。寵在道 北教,罕宜四人;光在道南教,馮、範十人。」故使洛下有 南北二途,當現兩說,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 今則闕矣,輒不繁云。

佛陀禪師

按《續高僧傳》:佛陀禪師,此云覺者,本天竺人。學務靜 攝,志在觀方。結友六人,相隨業道。五僧證果,惟佛陀 無獲。遂勤苦勵節,如救身衣,進退惟谷,莫知投厝。時 得道友曰:「修道藉機,時來便剋,非可斯須,徒為虛死。 卿於震旦,特是別緣,度二弟子,深有大益也。」因從之 遊歷諸國,遂至魏北臺之恆安焉。時值孝文,敬隆誠 至,別設禪林,鑿石為龕,給徒定念,國家資供倍加餘 部,而徵應潛著,皆異之非常人也。恆安城內康家資 財百萬,崇重佛法,為佛陀造別院,常居室內自靜。遵 業有小兒見門隙內炎火赫然,驚告院主,合家總萃, 都無所見。其通微元觀,斯例眾也。識者驗以為得道 矣。後隨帝南遷,定都伊洛,復設靜院,敕以處之。而性 愛幽栖,林谷是託,屢往嵩嶽,高謝人世。有敕就少室 山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帝用居處四海,息心之 儔,聞風嚮會者,眾恆數百。篤課出要,成濟極焉。時或 告眾曰:「此少林精舍,別有靈祇衛護,一立己後,終無 事乏,由使造者彌山,而僧廩豐溢。」沿彼至今,將二百 載,雖荒薦頻繁,而寺業充實。遠用比之佛陀。無謬傳 矣。時又入洛。將度有緣沙門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 井欄上反踢蹀。請幫助識別此字。一連五百,眾人諠競,異而觀之。佛 陀因見怪曰:「此小兒世戲,有工道業,亦應無昧。」意欲 引度,權以杖打頭,聲響清徹。既善聲論,知堪法器,乃 問能出家否?光曰:「固其本懷耳。」遂度之。又令弟子道 房度沙門僧稠,教其定業,自化行東夏。惟此兩賢得 道,記之,諦有深疑。年漸遲暮,不預僧倫,委諸學徒,自 相成業。躬移寺外別處零房,感一善神常隨影護,亦 令設食而祠饗之。後報欲終,在房門之壁,手畫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