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2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倒。虛聞之曰:「下趣鬼物,敢爾!」即往彼,如常誦經,夜聞 堂東有聲甚厲,即念十一面《觀音咒》。又聞堂中似有 兩牛鬥,佛像皆震。咒既亡效,還持本經一契,帖然相 次,影響皆絕。自此居者無患,神遂移去。神龍二年,準 詔入內祈雨,絕二七日雪降。中宗以為未濟時,望令 就寺更祈請,即於佛殿內精禱,并煉一指,纔及一宵, 雨周千里,指復如舊。纔遇大水,寺屋皆墊溺,其院無 苦,若無澇沒。凡諸異驗,皆如此也。

少康

按《宋高僧傳》:「少康俗姓周,縉雲仙都山人也。母羅氏, 因夢遊鼎湖峰,得玉女手捧青蓮,授曰:『此華吉祥,寄 於汝所。後生貴子,切當保惜』。及生康之日,青光滿室, 香似芙蕖。綳褓之年,眼碧唇朱齒白,得佛之一相,恆 端坐含笑。時鄉中善相人目之曰:『此子將相之才,不 語吾弗知也』。年甫七歲,抱入靈山寺中,佛生日禮聖」 容。母問康曰:「識否?」忽發言云:「釋伽牟尼佛。」聞皆怪之, 蓋生來不言語也。由是父母捨其出家。年十有五,所 誦之經,已終五部。於越州嘉祥寺受戒,便就伊寺學 毗尼。五夏之後,往上元龍興寺聽《華嚴經》《瑜伽論》。貞 元初,至於洛京白馬寺殿,見物放光。遂探取為何經 法,乃善導行西方化導文也。康見歡喜,咒之曰:「我若 與淨土有緣,惟此軸文,斯光再現。」所誓纔終,果重閃 爍,中有化佛菩薩。無筭遂之長安善導影堂內乞願。 見善導真豫化為佛身,謂康曰:「汝依吾施設,利樂眾 生,同生安養。」康如有所證,南至江陵果願寺,遇一法 師,謂康曰:「汝欲化人,徑往新定,緣在於彼。」言訖不見, 止有香光,望西而去。洎到睦郡,入城乞食。得錢誘掖 小兒能念阿彌陀佛一聲,即付一錢。後經月餘,孩孺 螘慕,念佛多者即給錢。如是一年,凡男女見康,則云 阿彌陀佛,遂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築壇三級,聚人 午夜行道,唱讚二十四契,稱揚淨邦。每遇齋日雲集, 所化三千許人。登座,令男女弟子望康面門,即高聲 唱阿彌陀佛,佛從口出,連誦十聲,十佛若連珠狀。告 曰:「汝見佛身,即得往生。」以貞元二十一年十月示眾, 囑累止勸急修淨土。言畢,跏趺身放光明而逝。天色 陡變,狂風四起,百鳥悲鳴,烏龍山也,一時變白。今墳 塔存於州東臺子巖,歲久唯餘方石。石傍之土,相傳 療疾。州民凡嬰眾病,悉焚香取土,隨服多差,石之四 隅若車轍焉。漢乾祐三年,天台山德韶禪師重建其 塔。至今高敞。時號「後善導」焉。

法正附會宗

按《宋高僧傳》:法正,不知何許人也。寬曠其懷,慎修厥 行,司辰於三業,御史於六根,以其日諷《金剛般若》三 七過,執持恭恪,罔或云懈。長慶初得疾,暴終,云「倏至 幽冥。引見王者,問曰:『師生平藝何福田,獲何善果,正 以誦經為對』。」王乃揖上殿,令登繡座,請誦七通。王以 下侍衛,靡不合掌。階下拷掠,搒擊論愬,寂若無聲。念 畢,後遣一人引正令還人間。王降階揖送云:「上人更 得三十年在世,勿廢誦持。」隨吏行數里,至一巨坑,俾 正俯窺,為吏推墮,若隕空焉,颯然蘇起。初正死,唯面 不寒。起述其事,變心遷善者不一。正後年暨八十餘, 卒於住寺。次荊州功安縣釋會宗,俗姓蔡,初泛爾為 僧,別無他技,忽經中蠱病,乃骨立。因發苦心志,誦《金 剛般若經》,以待盡爾。至五十過,夢有人令開口,喉中 引出髮十餘莖。其夜又有夢吐螾長一寸。月餘,因此 遂愈。當長慶初也。荊山僧行睹見其事,宗不測終所。

神英

按《宋高僧傳》:神英,罔知姓氏,滄州人也。宿緣悟道,丱 歲從師,諷誦精勤,日夜匪懈。年當應法受具後,乃杖 錫萍遊,尋訪知識。早通元理,兼善論經。相次參神會 禪師,謂英曰:「『汝於五臺山有緣,速宜往彼瞻禮文殊, 兼訪遺跡』。既承指授,以開元四年六月中旬到山瞻 禮,於僧廚止泊。一日食畢,遊於西林,忽見一院,題曰 『法華』。」英遂入中,見多寶塔一座,暐曄繁華,如《法華經》 說同也。其四門玉石功德,細妙光彩,神工罕測。後面 有護國仁王樓,上有玉石文殊、普賢之像。前有三門, 一十三間,內門兩畔有行宮道場,是文殊、普賢儀仗。 三門外,狀臺山十寺,杳然物外,觀瞻浩蕩,神情𢠳恍。 英試出院,又見眾僧,且非恆所見者,而多詭異。疑豫 未決。遂出門東行,可三十步,忽聞閉戶鏗然,迴目視 之,了無一物。英乃悲泣曰:「此大聖警悟我邪?於此地 必有緣矣。」遂於髣髴多寶塔處結庵而止。乃發願曰: 「我依化院,建置一所住持。」日居月諸,信施如林,歸依 者眾。遂召工匠有高價者,誓不酬之。乃於易州千里, 取乎玉石,用造功德,細妙光瑩。功侔所見,其壁乃王 府友吳道子之跡,六法絕妙,為世所尚。此院前後工 畢,因號「法華耳。」英說法住持,其齊整若剪裁焉。後無 疾,召門人囑付而終。春秋七十五。今墳塔存焉。

牛雲

按《宋高僧傳》,「牛雲,俗姓趙,鴈門人也。童蒙之歲,有似 神不足,遣入鄉校。終日不知一字,惟見僧尼合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