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止,檀越為造梵宇,蔚成大寺。一日告門人曰:「因緣相 偪。」愀然不樂,眾咸莫測。順宗皇帝深重佛宗,知修之 名,詔入京與三藏擊問,并答翻譯之意,朗暢如流,乃 留居輦下。三年終於京寺云。

志滿

按《宋高僧傳志》,滿姓康氏,洛陽人也。幼少之年,屬其 家命沙門陳佛會,滿意樂不捨,遂投潁川龍興寺出 家。聞洛下神會禪師法席繁盛,得了心要,南遊到黃 山靈湯泉所,結茅茨而止。後采黃連,鄉人見滿喜躍, 滿問「此何處耶?」鄉人曰:「『黃連山屬宣城也。願師鎮此, 奈何虎豹多害』?滿曰:『虎亦有佛性』。」乃焚香祝厭之,由 茲弭息。遂成大禪院。後示寂。春秋九十一。永貞元年 入塔焉。

遺則

按《宋高僧傳遺》,則俗氏長孫,京兆長安人也。祖冽,鄂 州司馬。考利涉,隱居金陵,則弱不雜俗,恬恬終日,而 無所營。始從張懷瓘學草書,獨盡筆妙。雅耽經史,尤 樂佛書,以為得吾心。一朝捐家業,從牛頭山慧忠,忠 所謂牛頭六祖也。始天竺達磨以釋氏《心要》至傳其 道者,有曹溪能、嵩山秀,學能者謂之南宗學,學秀者 謂之北宗學。而信祖又以其道傳慧融,融得之,居牛 頭山,弟子以傳授。由是達磨心法有牛頭學。則既傳 忠之道,精觀久之,以為「天地無物也,我無物也。雖無 物,未嘗無物也。此則聖人如影,百姓如夢,孰為死生 哉?至人以是能獨照,能為萬物主,吾知之矣。」遂南遊 天台,至佛窟巖。蓋薜荔薦落葉而尸居;飲山流,飯木 實而充虛。虎豹以為賓,麋鹿以為徒,兀然如枯。其後 剫木者見之,轉相告。有慕其道者曰:「道者未有弟子。」 相率為築室,圖佛安僧,蔚為精舍焉。故元和已來,傳 則道者,又自以為佛窟學,佛窟之號,自則始也。一坐 四十年,大官名侯齎書問訊檀捨,則未嘗有報謝,禮 拜者未嘗而作起。時歲在庚戌,季夏十有三日,召弟 子曰:「汝其勉之。」至十五日夜,遂坐歿。是夜山下人聞 若山崩,旦望之,則綵雲翔泊於巖上,父老皆泣曰:「師 死矣。」已而視之,果然,凡則二十歲。為僧臘五十有八 而終。善屬文,始授道於鍾山。序集《融祖師文》三卷,為 《寶誌釋題》二十四章,《南遊傅大士遺風序》,又《無生等 義》。凡所著述,辭理粲然。其他歌詩數十篇,皆行於世。 則元居瀑布泉西佛窟,本院建龕塔,會昌中例毀之, 其院為道門所有。後開元寺僧正法光於咸通乙酉 歲遂徙碑於今所,河南尹韓乂為碑文。

靈默附志閉

按《宋高僧傳》:「靈默,俗姓宣,毗陵人也。本成立之歲,悅 學忘疲,約以射策登第,以榮親里。承豫章馬大師,聚 眾敷演,造禪關,馬師振容而示相。默密契元機,便求 披剃,若熟癰之待刺耳。受具之後,苦練行門,確乎不 拔。貞元初,入天台山中,有隋智者蘭若一十二所,懸 記之曰:『此地嚴妙,非雜器所棲。若能居此,與吾無異』。」 默因住白砂道場,經於二載,猛虎來馴,近林產子,意 有所依。又住東道場,地僻人稀,山神一夜震雷暴雨, 懸崖委墜。投明,大樹倒欹庵側,樹枝交絡,茅苫略無 少損。遐邇聞旃,皆來觀歎。後遊東白山,俄然中毒,而 不求醫。閉關宴坐,未幾毒化,流汗而滴,乃復常矣。行 次浦陽盛化,有陽靈戍將李望,請默居五洩焉。元和 初亢暘,田畯惶惶,默沿澗見青蛇夭矯,瞪目如視,行 人不動。咄之曰:「百姓苦旱,暍苗死,汝胡不施雨救民 邪?」至夜果大雨,合境云足,民荷其賜。屬平昌孟簡中 丞廉問浙東,廢管內蘭若學徒散逸。時暨陽令李胄 狀舉靈山,許重造院。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澡沐焚 香,端坐繩床,囑累時眾溘然而絕。壽齡七十二,法臘 四十一。高僧志閑,道行峭拔,文辭婉麗,亦江左之英 達,為《默行錄》焉。

石藏

按《宋高僧傳》:「石藏姓呂,漢東人也。年鄰小學,露成人 之度,跪告堂親,願為佛子。遂志入開元寺,削染受戒。 剋願禮嵩山寂禪師,豁悟禪法。至中山大像峰間石 室,孤坐冥寂,數夏安然。同好者望風而至,蔚成叢眾, 陶化博陵,人咸欣戴。會州帥李公卓翹仰之切,命入 城住貴親。元論謝云:『野性難拘,不閑禮法,恐玷威稜』。」 卓躬,登山訪問,款密交談,深開昏昧,遂奏院題額曰 「定真焉藏。」預白眾訣別,明日坐亡,春秋八十三,貞元 十六年正月入塔,立碑頌德云:

神秀

按《宋高僧傳》:「神秀,俗姓李氏,今東京尉氏人也。少覽 經史,博綜多聞。既而奮志出塵,剃染受法。後遇蘄州 雙峰東山寺五祖忍師,以坐禪為務。乃歎伏曰:『此真 吾師也』。決心苦節,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昔魏末有 天竺沙門達磨者,得禪宗妙法,自釋迦佛相傳,授以 衣缽為記,世相傳付,航海而來。梁武帝問以有為之 事,達磨貴傳逕門心要,機教相乖,若水投石。乃之魏, 隱於嵩丘少林寺,尋卒。其年,魏使宋雲於蔥嶺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