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3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還如故。親向贊寧說「此,某知是天人耳。」囑託言畢而 絕。享年八十五。生常所著《擬江東讒書》五卷,《雜詩賦》 十五卷,注林鼎《金陵懷古百韻詩》、雜體四十章。覺之 執持,未嘗弛放。勤於講訓,切於進修,學則彌老而不 休,官則奉身而知退,可謂高尚。其事名節俱全,長者 之風,藹然如在。所居號釋氏西齋,慕吳兢之蘊,積編 簡焉。

後周

智佺

按《宋高僧傳》,「智佺姓張氏,銅臺永濟人也。九歲於鄴 都臨清王舍城寺事師,暨受具戒。身器挺然八尺,面 色玉如,行步若舒鴈,言音如扣鐘。人望之凜然,僉曰: 美丈夫也。恆誦諸經,晝三夜三,禮佛無闕。本師知其 法器,遣往滑臺,抵明福寺,就暉師講肆。期月,頓見諸 法體用,喜不自任。時暉之門生炰勇烋幹者數十員, 皆出佺之下,徇雎陽人請講未久,又今東京遇信士, 捨宅為萬歲百法院」,由此洛京、陳、許、徐、宿、維青、琴臺, 咸樂請其敷演。自鳩聚檀䞋,前後飯僧三十萬。天雄 軍、戴、張、郭三家同建觀音院,命居之。佺敏利之性,天 資初終,講《百法論》可百許遍,登法座,多不臨文,懸述 辯給。後三過覽《大藏經》,以輔見知。其誦諷經咒也,嘗 聞戶外閴然有彈指聲者,感鬼神讚歎。歟魏帥陳君 思讓篤志歸依,表薦紫衣師,號曰歸政。殆臨八十一, 而剋意學歐、王書體,僅入能妙。或問之,曰:「吾習來生 字耳。」顯德五年,年八十三,呼弟子奉晏等囑累,令造 木轝一所,斂送闍維。至其年十一月十一日奄終,奉 木塔舉高三丈餘,縱燎,時有白鶴哀鳴,紫雲旋覆。收 捨舍利,建塔緘焉。

文益

按《宋高僧傳》,「文益,姓魯氏,餘杭人也。年甫七齡,挺然 出俗,削染於新定智通院,依全偉禪伯。弱年得形俱 無作法於越州開元寺。於時謝俗累以拂衣,出樊籠 而矯翼。屬律匠希覺師盛化其徒於鄮山育王寺,甚 得持犯之趣。又遊文雅之場,覺師許命為我門之游 夏也。尋則元機一發,雜務俱捐,振錫南遊,止長慶禪」 師法會,已決疑滯,更約伴西出湖湘。爾日暴雨不進, 暫望西院寄度信宿,避溪漲之患耳。遂參宣法大師, 曾住漳浦羅漢,閩人止呼「羅漢。」羅漢素知益在長慶 穎脫,銳意接之。唱導之由元沙與雪峰血脈殊異,益 疑山頓摧,正路斯得,欣欣然挂囊栖止,變塗迴軌,確 乎不拔。尋遊方,卻抵臨川。邦伯命居崇壽,四遠之僧, 求益者,不減千計。江南國主李氏,始祖知重,迎住報 恩禪院,署號「淨慧。」厥後微言欲絕,大夢誰醒?既傳法 而有歸,亦同凡而示滅。以周顯德五年戊午歲秋七 月十七日有恙,國主紆於方丈問疾。閏月五日,剃髮 澡身,與眾言別,跏趺而盡,顏貌如生。俗年七十四,臘 五十五。私諡曰「大法眼」,塔號「無相」,俾城下僧寺具威 儀禮迎,引奉全身,於江寧縣丹陽鄉起塔焉。益好為 文筆,特慕支湯之體,時作偈頌、真讚、別形纂錄。法嗣 弟子天台德韶、慧明、漳州智依、鍾山道欽、潤州光逸、 吉州文遂,江南後主為碑頌德,韓熙載撰塔銘云:

行因附道潛

按《宋高僧傳》,「行因,不詳姓氏,鴈門人也。遊方問道於 江淮,見廬山北有巖,遙望如垂手焉,手下則深邃可 三五丈許,因獨棲禪觀於其中。偽唐主元宗聞之,三 徵召不起。巖中夜闌,有異鹿一,臥於因之石屋之側, 又錦囊鳥一,伏宿於石壁下。二物都無驚怖,因不度 弟子。有鄰庵僧為之供侍,一日小疾,謂侍僧曰:『卷上 簾,我去去!簾』。」方就鉤下床,三數步間立,屹然而化,春 秋七十許。元宗命畫工寫真,而闍維收遺骨,白塔在 巖背焉。初因傳禪法於襄陽鹿門山,尋為元宗堅請, 於棲賢寺開堂唱道,不及期月,潛歸巖窟。初巖如五 指,中指上有松一株,因終之日,此亦枯瘁。因有經籍 之學,有問則指擿先儒得失,章句是「非,談論不滯於 方隅,開喻必含於教化,實得道之良士也。次錢塘慧 日永明寺釋道潛,俗姓武,蒲津人也。生而強壯,容姿 端雅,成立則身長七尺許,胸前黑子七點,若斗之綱 魁焉。」投中條山棲巖大通禪院,禮真寂禪師,為親教 也。戒檢嚴明,訥言敏行。師亡之後,誓入鴈門五臺山, 以精恪之故,躬睹文殊聖容,後諸方無定遊處。未到 臨川,見崇壽益禪師,頓明心決。次棲衢州古寺,覽閱 藏經。嘗宴坐中見文殊現形,不覺起而作禮。及詣杭, 禮阿育王塔,跪而頂戴,淚下如雨。問掌塔僧曰:「舍利 人不目擊,還實有否?」僧曰:「『按《傳記》云:藏在內角中,望 若懸鐘焉』。潛疑未已,遂苦到跪禮,更無間然。俄見舍 利紅」色,在懸鐘之外,蠢瞤而行,潛悲喜交集。又光文 大師彙征,迥然肯重,自為檀越,請於山齋行三七日 《普賢懺》。忽見遍吉御象在塔寺三門亭下,其象鼻直 枕行懺所。漢南國王錢氏命入王府受菩薩戒,造大 伽藍,號「慧日永明」,請以居之,假號曰「慈化定慧禪師」, 別給月俸以施之,加優禮也。建隆二年辛酉九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