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05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左忠毅於廷時,並杖不死,能竟收左骸骨。順治二年,兩膝患人面瘡,經七年,一日,瘡口氣騰出,作語稱是梁時盧昭容被害洛陽宮,半庵不解,怒曰:「弒昭容者誰?」 庵悟,遂力疾書《經》一千二十卷。患平。康熙三年,寓江寧大報恩寺修藏禪院。知府富平陳開虞允紳士請入志,載流寓經藏院中,有碑記。半庵曰:「我歙人也,何忘本根?」 以所書「《妙法蓮華》《仁王》《護國般若》」 等經二十卷,供黃山慈光寺。

元潔瑩禪師

按《武昌府志》:上方寺第一代方丈元潔瑩禪師,雲門湛禪師法孫,弁山瑞禪師法嗣。初住洞山,順治甲午年,合邑迎住上方開山,嗣住弁山。康熙辛亥,師年六旬,赴雲門請,出院日,拈世尊於涅槃會上以手摩胸,告眾云:「汝等善觀吾紫摩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 等語。眾異之。至壬子閏七月二十六日,師示微疾,馳書辭諸山,併檀護。大眾造方丈,請末後句。師趺坐朗聲召云:「大眾!」 大眾諾。師云:「聽取!聽取!」 泊然而逝。眾始知前出院拈示意。

超杲

按《無錫縣志》:「超杲,號玹水黃氏子。生有異徵,年十三出家,得法於龍池,既而遊京師。」

世祖章皇帝聞而召之,遂蒙顧問,歷主「《慈雲》,廣濟杲嘗。」

南歸,修建惠山、嵩山二剎及錫山龍光塔,皆久圯之。後捐資鼎新。至躬自升屋,親采繪之事,稱有造於桑梓。杲性孝,前後遭父母喪,皆克盡志。後遊楚歸,至儀真,示寂千佛寺。

原直

按《武進縣志》:原直,武進橫林王氏子。生有異祥,其母夢金日墮床,赤光滿室,俄而師生。夙根敏慧,幼肄儒業,與同舍生較滕上閣序,一遍輒成誦,止遺三字。年十九入泮,喟然歎曰:「讀世書何如出世法耶?」 娶於莊氏,生一子。後婦以節死,師感焉。遂入靈巖,從繼起和尚薙髮,刻意冥搜,苦身勵行者六年。一旦大悟。乙未,辭靈岩,欲訪馬祖遺跡於南嶽。路徑九峰,眾留開法三年。復出鄂渚,入寶陀。寶陀為巖頭和尚道場,祖塔迷沒不可得。師指大樹下曰:「此祖塔在也。」 令人披荊榛闢土,果得舍利一瓶,共四十九顆,重建祖塔,人以為巖頭再來云。過洞庭,至華林,入衡州花藥寺。逾年,受南嶽福嚴之請。遊望日亭,憇靜室,棒喝鉗錘,警迷甚力。至潭州,龍王現形受戒。至今祀者必素食葷酒,不許入廟門。又至曹溪合山,坐六祖方丈。合山比歲多虎,師至,虎皆遠遁。韶人奇之,建伏虎亭。線將軍聞之,遣使迎入西粵。所到香花夾道。抵桂省,居定粵寺。由是弔湘山,識慈明生處。壬寅,卓錫德山,遠邇輻輳。偏沅巡撫周召南數往來咨決,師一日預告以別期,至期趺坐而化,道臘五十有六。是時分巡湖北道陳士本,師同邑人也。親為舉火焚其蛻,煙燄中現一金身羅漢,騰空張目四矚,萬人羅拜。周召南勒碑「德山」 紀其異。

恆轉

按《江陰縣志》:「恆轉,靖江人。住鎮山,苦志清修,誦經念佛,無他事。康熙二十年七月,先十日預知時至,至二十九日,沐浴更衣,入龕端坐,合掌而逝。時年六十八歲。塔於本山。」

濟恆

按《靖江縣志》:「濟恆,字巨渤,生有異慧。十歲時,即語其父,求為僧未果。年十七,有妻雖同寢處,然不解衣,如是者三年。至二十,乃決意披剃,入本邑崇聖寺,見僧眾所行俱無當,乃之杭之廣孝寺講究內典。繼往湖之中峰寺習靜三年,遂得了義,受衣缽於具德。順治巳丑,住廣陵天寧寺,淮揚諸宰官縉紳多敬禮焉,從」 之者常千餘人。有《語錄》三卷行世。

導禪師

按《衡嶽志》:寶華諾諾導禪師,金陵劉氏子。少依朝宗和尚於祗院林,得受具戒於天童,居古虔寶華寺。以順治戊戌托缽到湘南,卓錫白門禪林。上堂問:「十方聚會,選佛場開,向上一句如何舉唱?」師云:「月落。」請幫助識別此字。「千杵江空鴈一聲。」進云。「畢竟如何保任。」師便喝。後師仍歸寶華。以法付超本全具。令住白門。

習融

按《滎陽縣志》:「行腳僧習融,不知何人,寓港南六廟。甫踰年,忽於康熙九年六月,遍告通鄉,刻期而逝。又赴庠友蕭自英家與約,為之藏塔。翼日,同合鄉數百人至河干,掘地為坑,解衣跏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