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11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道書部選句

齊王融詩:「習道遍槐。」追仙度瑤碣。綠帙啟真詞,丹 經流妙說。

《梁武帝詩》:「金書發幽會,碧簡吐元門。至道本虛凝,冥 然共所遵。」

唐王績詩:「行披葛仙經,坐撿神農帙。」

劉長卿詩:「道書堆玉案,仙帔疊青霞。」

李白詩:「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 衛我形。」道隱不可見,靈書藏洞天。

岑參詩:「仙人掌上演丹經。」

高適詩:「手持道經注已畢,心知《內篇》口不言。」

李賀詩:「碧峰海面藏靈書。」

白居易詩:「惟看《老子》五千字,不蹋長安十二衢。」 曹唐詩:「花落閒窗看道書。」

李洞詩:「綠鬢山童一帙經。」

《羅隱詩》:「野耗鳶肩寄,仙書鳥爪封。」

宋徐鉉詩:「真人紫錦書。」「五千宗物母,七字祕神童。」 蘇軾詩:「手披《黃庭經》,金字寫青紙。」

蘇轍詩:「調心開貝葉,救病讀仙經。」

元吳全節詩:「修月功成三萬戶,蕊珠貝葉誦《南華》。」 火存丹鼎春長好,卷掩《黃庭》日欲斜。

貢師泰詩:「童窺丹竈時驚鶴,客寫《黃庭》欲換鵝。」

道書部紀事

《學佛考訓》:「黃帝訪道崆峒,得天真皇人之書,其言與 佛乘合。」

《後漢書襄楷傳》:「初,順帝時,琅邪宮崇詣闕,上其師于 吉于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百七十卷,皆縹白素、朱 介、青首、朱目,號太平清領書。」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 而多巫覡雜語。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 後張角頗有其書焉。

《梁書高祖本紀》:「高祖嘗作《老子講疏》,王侯朝臣奉表 質疑,高祖皆為解釋。」

《庾承先傳》:「承先字子通,潁川鄢陵人也。強記敏識,出 于群輩,元經釋典,靡不該悉。晚居土臺山,鄱陽忠烈 王在州,欽其風味,令講《老子》,遠近名僧,咸來赴集,論 難鋒起,異端競至。承先徐相酬答,皆得所未聞,忠烈 尢加欽重。大通三年至荊州,荊陝學徒請承先講《老 子》,湘東王親命駕臨聽,議論終日,深相賞接。」

《魏書釋老志》:「太上老君賜寇謙之《雲中音誦新科之 誡》二十卷,號曰《並進》,言吾此經誡,自天地開闢以來, 不傳于世,今運數應出,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 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大道清虛,豈 有斯事!」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練,使主九 疑人長客之等十二人,授謙之服氣導引口訣之法。 泰常八年十月,有牧土上師李譜文謂寇謙之曰:「今 賜汝遷入內宮,太真太寶九州真師、治鬼師、治民師、 繼天師四錄,勤修不懈,依勞復遷,賜汝《天中三真太 文錄》,劾召百神,以授弟子。」文錄有五等,一曰陰陽太 官,二曰正府真官,三曰正房真官,四曰宿宮散官,五 曰並進錄主。壇位、禮拜、衣冠儀式,各「有差品,凡六十 餘卷,號曰《錄圖真經》,付汝奉持,轉佐北方太平真君 出天宮靜輪之法,能興造克就,則起真仙矣。」別授方 銷鍊金丹、雲英、八石玉漿之法,皆有要決。上師李君 手筆有數篇,其餘皆正真書,曹趙道覆所書古文鳥 跡、篆隸雜體,辭義約辨,婉而成章。始光初,謙之奉其 書而獻之,世祖乃令謙之止于張曜之所,供其食物。 時朝野聞之,若存若亡,未全信也。崔浩獨異其言,因 師事之,受其法術。于是上疏讚明其事曰:「臣聞聖王 受命,則有天應。而《河圖》《洛書》皆寄言于蟲獸之文,未 若今日人神接對,手筆燦然,辭旨深妙,自古無比。昔 漢高雖復英聖,四皓猶或恥之,不為屈節。今清德隱 仙,不召自至,斯誠陛下侔蹤軒黃,應天之符也,豈可 以世俗常談,而忽上靈之命。臣竊懼之。世祖欣然,乃 使謁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餘弟子在山中 者。於是崇奉天師,顯揚新法,宣布天下,道業大行。」 《崔浩傳》:「浩字伯淵,清河人也。性不好老莊之書,每讀 不過數十行,輒棄之曰:此矯誣之說,不近人」情,必非 老子所作。老聃習《禮》,仲尼所師,豈說敗法之書,以亂 先王之教?袁生所謂「家人筐篋中物,不可揚於王庭」 也。

《錄異記》:「邵州城下大江南潭中,昔開元年,天師申元 之藏道士之書三石函於潭底。元之善三五禁咒之 法,至今邵州猶多能此術者,為南法焉。」

《懷慶府志》:「退之嘗說,少時夢人與丹篆一卷,令強吞 之,旁一人撫掌而笑,覺後亦似胸中如物噎,經數日 方無恙,尚猶記其上一兩字筆勢,非人閒書也。後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