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志》:崇禎十七年,有鳥群飛,類鴿而小,羽色近 白,足如雞,足有毛,人謂之番雞。占者曰:「白羽群飛,疾 急而有聲,兵之兆也。」
異鳥部雜錄
《抱朴子嘉遁》篇:「侶雲鵬以高逝,故不縈翮於腐鼠。」 《備關》篇:「何必伏巨象而捕鼠,制大鵬以司晨乎?」 《任命》篇:「鱣鮪不居牛跡,大鵬不滯蒿林。」
《廣譬篇》:「天鵬無戒旦之用,巨象無馳逐之才。」
《新論均任》篇:「鶤鵬一軒,橫厲寥廓,背負蒼天,足蹠浮 雲,有六翮之資也。」
《元真子·鸑鷟篇》:倭之人談曰:「東海有鳥,其名為鵜。鵜 之巨,鵬之亞也。泛乎滄溟,吞乎長鯨,厭而翱翔乎碧 空之界。」防風。者,弋伯者也。「為大弓,萬物鉤,望巨鵜 之飛,於是乎彀以射焉,一發而中。鵜之咤怒,聲越雷 霆,俄而驟血成河,落毛翳日,翻墜之勢,隕乎空濛之 間,墮於曠漭之野,豁然震乎大地,太虛為之響,造化 為之兇。」《防風》環趨觀之,旬日而畢。然後陟巨鵜之 上,旁觀四海,嵐蔽乎大地。於是率天下之庖徒,雲梯 而解之。四方之烹者,蒸氣成雲,山木為之。竭脯之費, 七年而中華不腊肪之用,九年而異域不膏。帆其羽 以為舟者,散乎大海,命之曰「鵜毛之舶。」
《稿簡贅筆》:阮嗣宗《詠懷》詩云:「周周寺尚銜羽,蛩蛩亦念 饑。」周周,鳥名,垂頭屈尾,飲於河則沒,常銜尾羽然後 得飲。北有獸曰蛩蛩,能擇美草,距虛負之而走,以喻 君臣相須而濟。
「《玉笑零音》,鵬運扶搖」,不知遊於天外;蝨逃縫絮,不求 出乎褌中。居化有宜,適其各得。
異鳥部外編
《拾遺記》:「舜葬蒼梧之野,有鳥如雀,丹州而來,吐五色 之氣,氤氳如雲,名曰『憑霄雀能群飛,銜土成丘墳。此 鳥能反形變色,集於峻林之上,在木則為禽,行地則 為獸,變化無常。嘗遊丹海之際,時來蒼梧之野,銜青 砂珠,積成壟阜,名曰『珠丘。其珠輕細,風吹如塵起,名 曰『珠塵』』』。」今蒼梧之外山人採藥時有得青石,圓潔如 珠,服之不死,帶者身輕。故《仙人方迴遊南岳七言讚》 曰:「珠塵圓潔輕且明,有道服者得長生。」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 國,沃民是處。沃之野有三青鳥,赤首黑目,一名曰大 𪁐,一名曰少𪁐,一名曰青鳥。」〈注〉西王母所使也。 元丹之山,有五色之鳥,人面有髮,爰有青。《黃鷔》、青 鳥、黃鳥,其所集者,其國亡。
《雲笈七籤》:緱仙姑者,長沙人也,入道居衡山,年八十 餘,容色甚少。于南岳之下魏夫人仙壇,精修香火十 餘年,孑然無侶,壇側多虎狼,常人遊者,須結侶執兵 器,方敢入。仙姑深隱其間,曾無所畏。數年後,有一青 鳥形如鳩鴿,紅頂長尾,飛來所居,自語曰:「我南岳夫 人使也,以姑修道精苦,獨棲窮林,命我為伴耳。」他日 又言:西王母姓緱,乃姑之聖祖也。聞姑修道勤至,將 有真官降而授道,但時未至耳,宜勉於修勵也。每有 人遊山,必青鳥豫說其姓字,及其日,一一皆驗。又曰: 「河南緱氏王母修道之處,故鄉之山也。」又一日,青鳥 飛來曰:「今夕有暴客,無害,勿以為怖也。」其夕,果十餘 僧來魏夫人仙壇,乃是一片白石,方可丈餘,其下宛 然浮寄他石之上,或一人以手推之則搖動,人多則 屹然而住。是夜,群僧持火仗刀,將害仙姑。入其室,姑 在床上而僧不見。既出門,即推壞仙壇,轟然有聲,山 震谷裂,謂已顛墜矣,而終不能動,僧相率奔去。及明, 有至自遠村者,見九僧為虎噬殺,一僧推壇之時,不 同其惡,免為虎害。夫人仙壇儼然無損,姑亦無恙。歲 餘,青鳥語姑遷居仙所,因徙居湖南,鳥亦隨之,而他 人未嘗會其語。相國文昭鄭公畋,自承旨學士左遷 梧州牧,師事於姑,姑謂文昭公曰:「此後四海多難,人 間不可久居,吾將卜隱九嶷矣。」一旦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