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以大鑊盛湯也。脯,解析之薄如脯也。薌脯香美此脯也。脯在小鼎內,而小鼎則置在鑊湯內。湯不可沒鼎,沒鼎則水入壞脯也。毋絕火,微熱而已,不熾之也。至食,則又以醯與醢調和之。此八珍之三、四也。
《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脄,每物與牛若一捶,反 側之,去其餌;孰出之,去其皽,柔其肉。
〈注〉脄,脊側肉也。餌,筋健也。柔之為升和也。汁和,亦醯醢與?〈陳注〉脄,夾脊肉也。反捶之,又側捶之,然後去其筋。餌既熟,乃去其皽膜,而柔之以醯醢。此八珍之五也。
為熬,「捶之,去其皽,編萑布牛肉焉,屑桂與薑,以灑諸 上而鹽之,乾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 如牛羊。欲濡肉,則釋而煎之以醢;欲乾肉,則捶而食 之。
〈注〉熬於火上為之也。今之「火脯」,似矣。欲濡欲乾,人自由也。醢或為醯。〈陳注〉此肉於火上為之,故名曰「熬。」生擣而去其皽膜,然後布於編萑之上,先以桂薑之屑灑之,次用鹽釋,謂以水潤釋之也。此八珍之七也。
糝:「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稻米二,肉 一,合以為餌,煎之。」
〈陳注〉三如一,謂三者之肉多寡均也。此即《周禮》「糝食,稻米二肉一」,謂二分稻米一分肉也。
《少儀》
牛與羊、魚肉之腥聶,而切之為「膾。」
〈疏〉「聶而切之」者,謂先䐑為大臠,而後細切之,為膾也。
《周禮》
《天官》
《食醫》:「凡會膳,食之,宜羊,宜黍。」
〈正義〉羊味甘熱,黍味苦溫,甘苦相成。〈訂義〉羊火畜黍,高燥所宜,與「火畜」相宜。
《夏官》
《職方氏》辨九州之國,河內曰「冀州,其畜宜半羊。」
《爾雅》
《釋獸》
麢,大羊。
〈疏〉羊之大者名「麢。」
羱如羊。
〈注〉羱羊似吳羊而大角,角橢,出西方。〈疏〉《字林》云:「野羊大角者也。」郭云:「角橢。」橢謂狹而長。
《齸屬》
羊曰:《齥》,
〈注〉今江東呼「齝」為「齥。」
《釋畜》
羊、牡羒
〈注〉謂「吳羊、白羒。」
《牝牂》。
〈注〉《詩》曰:「牂羊墳首。」
夏,羊。
〈注〉黑羖䍽,
牡羭。
〈注〉黑羝也。《歸藏》曰:「兩壺兩羭。」
《牝羖》。
〈注〉今人便以「牂羖」為《白黑羊》名。
《角不齊》,《觤》
〈注〉一短一長。
角三《觠》,《羷》,
〈注〉角:三匝。
羳:羊「黃腹。」
〈注〉腹下黃。
未成羊,羜。
〈注〉俗呼「五月羔」為「羜。」
絕有力奮。
〈疏〉此別羊屬也。云「謂吳羊也。」其牡者名羒,即白羝。其牝者名牂。云「夏羊者,黑羖䍽也。」其牡者名羭,即黑羝也。其牝者名羖。郭云:「今人便以牂羖為白黑羊名。」其實白羊牝者名牂。黑羊牝者名羖。羊角不齊,一長一短者名觤。觠,捲也。羊角捲三匝者名羷。羊之黃腹者名羳。羊新生未成羊者名羜。郭云:「俗呼五月羊為羜。」《詩·小雅·伐木》云「既有肥羜」是也。壯大絕有力者,名奮。註:「《詩》云:『牂羊墳首』」者,《小雅苕之華》篇文也。云「《歸藏》曰兩壺兩羭」者,《歸藏》者,成湯之所作也。言萬物歸之所藏也,是三《易》之一也。云「兩壺兩羭」者,《齊母經》《瞿有》之文也。按:彼云:「瞿有瞿有。」宵梁為酒,尊於兩壺兩羭,飲之三日然後鯀。「士有澤,我取其魚」是也。
羊六尺為羬,
〈注〉《尸子》曰:「大羊為羬六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