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有力者。
〈註〉強大多力。〈疏〉凡魚之強大多力,異於群輩者,名。
魚枕謂之「丁。」
〈註〉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
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
〈註〉此皆似篆書字,因以名焉。《禮記》曰:「魚去乙。」然則魚之骨體,盡似丙丁之屬,因形名之。〈疏〉此釋魚之骨體腸尾之名也。其魚頭中骨為枕,其骨形似篆書「丁」字,故因謂之丁。其腸似篆書「乙」字,尾似篆書「丙」字,亦因名之也。註《禮記》曰:「魚去乙。」此《禮記內則》文也。鄭元註云:「乙,魚體中害人者名也。今東海鰫魚有骨,名乙,在目旁,狀如篆乙,食之鯁人不可出」者,與此經違,非郭義也。
《山海經》
《中山經》
雅山,澧水出焉,東流注於視水,其中多大魚。
《汲冢周書》
《時訓解》
「立春後十日魚上冰。」「魚不上冰,《甲冑私藏》。」
雨水之日,獺祭魚。獺不祭魚,國多盜賊。
《大戴禮記》
《夏小正》
「正月,魚陟負冰。」陟,升也。負冰云者,言解蟄也。
《淮南萬畢術》
聚魚鱉
苓皮螾脂,魚鱉自聚。《注》曰:「取苓皮漬水斗半,燒石如 炭狀,以碎螾脂,置苓皮水中,七日已,置沼,則魚鱉日 聚矣。」
《古今注》
魚子
《魚子》,亦曰。言如散稻米也。
《述異記》
化蝗鼠
江中小魚化為蝗而食五穀者,百歲為鼠。
《齊民要術》
《養魚》
《陶朱公養魚經》云:威王聘朱公,問之曰:「聞公在湖為 漁父,在齊為鴟夷子皮,在西戎為赤精子,在越為范 蠡,有之乎?」曰:「有之。」曰:「公居足千萬家,累億金,何術乎?」 朱公曰:「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謂魚池 也。以六畝地為池,池中有九洲,求懷子鯉魚,長三尺 者二十頭,牡鯉魚長三尺者四頭。以二月上庚日內 池中,令水無聲,魚必生。至四月內,一神守;六月丙,二 神守;八月內,三神守。神守者,鱉也。所以內鱉者,魚滿 三百六十,則蛟龍為之長,而將魚飛去。內鱉則魚不 復去,在池中周遶九洲無窮,自謂江湖也。」至來年二 月,得鯉魚,長一尺者,一萬五千枚;三尺者四萬五千 枚;二尺者萬枚。枚直五十,得錢一百二十五萬。至明 年,得長一尺者十萬枚,長二尺者五萬枚,長三尺者 五萬枚,長四尺者四萬枚,留長二尺者二千枚,作 所餘皆取錢五百一十五萬,候至明年,不可勝計也。 王乃於後苑沼池,一年得錢三十餘萬。池中九洲八 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所以養鯉者,鯉 不相食,又易長也。
如朱公收利,未可頓求,然依法為池養魚,必大豐足,終年靡窮,斯以「無貲」 之利也。
《作魚池法》
三尺大鯉,非近江湖,倉卒難求。若養小魚,積年不大。 欲令生大魚法,要須截取藪澤陂湖饒大魚之處,近 水際土十數車,載以布池底,二年之內,即生大魚。蓋 由土中先有大魚子,得水即生也。
《作魚醬法》
鮐魚、鱭魚第一。好鯉魚亦中鱭魚,鮐魚即全作不用。 切去鱗,淨洗拭令乾。如膾法,披破,縷切之,去骨。大率 成魚一斗,用黃衣三升,一升全用,二升作末。白鹽二 斤,黃鹽則苦。乾薑一升末之,橘皮一合,縷切之,和令 調勻,內甕子中,泥密封,日曝,勿令漏氣,熟以好酒解 之。作魚醬肉醬,皆以十二月作之,則經夏無蟲。餘月 「亦得作」,但喜生蟲,不得度夏耳。
又魚醬法
成膾魚一斗,以麴五升,酒二升,鹽三升,橘皮二葉,合 和於瓶內封,一日可食,甚美。
《作鱁鮧法》
昔漢武帝逐夷,至於海濱,聞有香氣而不見物。令人推求,乃是漁父造魚腸於坑中,以至土覆之法,香氣上達,取而食之,以為滋味。逐夷得此物,因名之「置魚腸醬」 也。
取石首魚、鯊魚、鰡魚,三種腸肚胞,齊淨洗,著白鹽令 鹹,內器中密封,置日中。夏二十日,春秋五十日,冬百 日,乃好。熟時下薑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