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25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見離退,時人謂夫人知幾其神。

《魏志郭皇后傳》:黃初六年,「帝東征吳,至廣陵,后留譙 宮,時表留宿衛,欲遏水取魚。后曰,水當通漕運,又少 材木,奴客不在目前,當復私取官竹木作梁遏。今奉 車所不足者,豈魚乎?」

《王肅傳》:肅為光祿勳時,有二魚長尺,集於武庫之屋, 有司以為吉祥。肅曰:「魚生於淵而亢於屋,介鱗之物, 失其所也,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其後果有東關 之敗。

《晉書五行志》:「魏齊王嘉平四年五月,有二魚集於武 庫屋上,此魚孽也。」王肅曰:「魚生於水而亢於屋,介鱗 之物,失其所也。邊將其殆有棄甲之變乎。」後果有東 關之敗。干寶又以為高貴鄉公兵禍之應。二說皆與 班固旨同。

《劉元海載記》:劉豹妻呼延氏,魏嘉平中祈子於龍門, 俄而有一大魚,頂有二角,軒鬐躍鱗而至祭所,久之 乃去。巫覡皆異之,曰:「此嘉祥也。」其夜夢旦所見魚變 為人,左手把一物,大如半雞子,光景非常,授呼延氏 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貴子。」寤而告豹,豹曰:「吉徵也。吾 昔從邯鄲張冏母司徒氏相云:吾當有貴子孫三世 必大昌」,仿像相符矣。自是十三月而生。元海左手文 有其名,遂以名焉。

《水經注》郭頒《世語》曰:「晉文王之世,大魚見孟津,長數 百步,高五丈,頭在南岸,尾在中渚。」

《吳志孫皓傳》建衡三年:「司空孟仁卒。」《吳錄》曰:仁本 名宗,避皓字易焉。除鹽池司馬,自能結網,於以捕魚, 作鮓寄母,母因以還之,曰:「汝為魚官,而以鮓寄我,非 避嫌也。」

《孝子傳》:「孟宗事母至孝,母亦能訓之以禮。宗初為雷 池監,奉魚於母,母還其所寄,遂絕不復食魚。後宗典 知糧穀,乃表陳曰:『臣昔為雷池監,母三年不食魚,臣 若典糧穀,臣母不可以三年不食米,臣是以死守之』。」 《拾遺記》:「瀛洲一名魂洲,亦曰環洲,東有淵洞,有魚長 千丈,色斑,鼻端有角,時鼓舞群戲,遠望水間有五色」 雲,就視,乃此魚噴水為雲,如慶雲之麗,無以加也。 《世說》: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晉陽秋》曰:祥母患 病,方盛寒冰凍,母欲生魚,祥解衣,將剖冰求之,會有 處,冰小解,魚出。

《宜都記》:「限山縣東六十里有山名下魚城,四面絕崖, 唯兩道可上,皆險絕。山上周迴可二十里,有林木池 水,人田種於山上,昔永嘉亂,土人登此避賊,守之經 年,食盡,取池魚擲下與賊,以示不窮,賊遂退散,因此 名為下魚城。」

《孝子傳》:杜孝,巴郡人也。少失父,與母居至孝。後在成 都,母喜食生魚,孝於蜀截大竹筒,盛魚二頭,塞之以 草,祝曰:「我母必得此。」因投中流。婦出汲,乃見筒橫來 觸岸,異而取視,有二魚,含笑曰:「必我婿所寄。」熟而進 之,聞者嘆駭。

《世說》: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䱹餉母。母封䱹付 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 吾憂也。」《幽明錄》曰:陶公在潯陽西南一塞取魚,自 謂其池曰「鶴門。」按吳司徒孟宗為雷池監,以䱹餉母, 母不受,非侃也。疑後人因孟假為此說。

郝隆為桓公南蠻參軍,三月三日會作詩,不能者罰 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罰,既飲,攬筆便作一句云:「娵 隅躍清池。」桓問:「娵隅是何物?」答曰:「蠻名魚為娵隅。」桓 公曰:「作語何以作蠻語?」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蠻府參 軍,那得不作蠻語也?」

桓車騎在荊州,張元為侍中,使至江陵,路經陽岐村, 俄見一人持半小籠生魚,徑來造船,云:「有魚欲寄作 膾。」張乃維舟而納之。問其姓字,稱是劉遺民。張素聞 其名,大相忻待。劉既知張,銜命,問:「謝安、王文度並佳 不?」張甚欲話言,劉了無停意。既進膾便去,云:「向得此 魚,觀君船上當有膾具,是故來耳。」於是便去。張乃追 至劉家,為設酒,殊不清旨。張高其人,不得已而飲之。 《法苑珠林》:晉桓沖為江州刺史,遣人周行廬山,冀睹 靈異。既陟崇巘,有一湖匝生桑樹,湖中有敗艑赤鱗 魚,使者渴極,欲往飲赤鱗魚,張鬐向之,使者不敢飲。 《晉書劉弘傳》:弘都督荊州,舊制,峴方二山澤中,不聽 百姓捕魚。弘下教曰:「禮,名山大澤不」封,與共其利。今 公私并兼,百姓無復厝手地,當何謂邪?速改此法。 《王承傳》:承遷東海太守,政尚清靜,不為細察。小吏有 盜池中魚者,綱紀推之,承曰:「文王之囿,與眾共之池 魚復何足惜邪?」

《王延傳》:「延字延元,西河人也。九歲喪母,泣血三年,幾 至滅性,每至忌日則悲啼至旬。繼母卜氏遇之無道, 恆以蒲穰及敗麻頭與延貯衣。其姑聞而問之,延知 而不言,事母彌謹。卜氏嘗盛冬思生魚,敕延求而不 獲,杖之流血。延尋汾叩凌而哭,忽有一魚長五尺,踊 出水上,延取以進母,卜氏食之,積日不盡,於是心悟」, 撫延如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