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0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容此物聒聒乎其側耶

焚牡蘜,以灰洒之則死,以其煙被之,則凡水蟲無聲。

訂義鄭鍔曰:「牡蘜謂菊之不華者能治蛙黽,蓋物有相制者,不可以理詰也。焚牡蘜為灰洒之,順風勢,被之以煙,為灰所毒者則死,不為灰所毒者,得煙亦無聲焉。」 杜氏曰:「假令風從東方來,則于水東面為煙,令煙西行,被之水上。」

《爾雅》

《釋魚》

在水者黽。

耿黽也。似青蛙,大腹,一名「土鴨。」其居水者名黽,一名耿黽,一名土鴨,狀似青蛙而腹大為異。陶註《本草》云:「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即此黽也。陶又云:「一種小形善鳴喚,名為蛙者。」即郭云「青蛙」者也。

《山海經》

《北山經》

繡山,洧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河,其中有鱯黽。

黽似蝦蟆,小而青,或曰《鱯黽》,一物名耳。

《汲冢周書》

《時訓解》

立夏之日,螻蟈鳴;螻蟈不鳴,水潦淫漫。

《兼明書》

《螻蟈辨》

《月令》:「立夏之日,螻蟈鳴。」孔穎達曰:「螻蟈,蝦蟆也。」明曰: 「『非也。按:蝦蟆一名蟾蜍,不能鳴者蛙也。故《周禮》:『焚牡 蘜,殪蛙』。然則螻蟈,蛙之類也。《爾雅》云:『蛙猶黽在水者』。 黽黽即蛙也。蟾蜍,即蝦蟆也』。郭璞曰:『蝦蟆非也。按蛙 形小而長,色青而皮光,春夏居水邊,相對而鳴者也。 蝦蟆形闊而短,色黃而皮如砂鞭之汁,出如乳。醫方』」 用之治甘蟲狗毒,是今人悉呼蝦蟆者,相承誤也。按 蛙鳴始于二月,驗立夏而鳴者,其形最小,其色褐黑。 好聚淺水而鳴,其聲如自呼為渴于者,是螻蟈也。

《埤雅》

今一種似蝦蟆而長踦,瞋目如怒,謂之蛙。越王揖怒 蛙,而武士歸之,即此是也。蓋其鳴聲哇淫,故曰蛙。《傳》 曰:「紫色蛙聲,餘分閏位。」《物理論》曰:「虛無之談,尚其華 藻。」此猶春蛙秋蟬,聒耳而已。《莊子》曰:「言隱于榮華」,良 有以也。又云:黽善怒,故音猛,而謂怒力為黽。《詩》曰:「黽 勉同心。」亦蛙善踊,故謂之猛。今䗥一名《蚱蜢》。䗥, 長瘦善跳,言窄而猛也。

《泉南雜志》

蛙名石鱗魚

蛙一名石鱗魚,紫斑如纈錦,生溪澗高潔處,其大如 雞,得亦不易,厥俗兼皮食之。有見餉者,余令人縱之 野中,左右瞪眸不轉,曰:「此難得之珍味也。」

《本草綱目》

蛙釋名

蛙:一名長股,一名青雞,一名蛤魚,一名水仙子。 《寇宗奭》曰:「蛙後腳長,故善躍,大其聲則曰蛙,小其聲 則曰蛤。」

李時珍曰:蛙好鳴,其聲自呼。南人食之,呼為田雞,云 肉味如雞也。又曰:坐魚,其性好坐也。按《爾雅》蟾、黽俱 列魚類,而《東方朔傳》云:「長安水多蛙魚,得以家給人 足。」則古昔關中巳常食之如魚,不獨南人也。蛙亦蛙 字。

《集解》

《別錄》曰:「蛙生水中,取無時。」

陶弘景曰:「凡蜂、蟻、蛙、蟬,其類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 土鴨,其鳴甚壯。一種黑色者,南人名蛤子,食之至美。 一種小形善鳴者,名蛙子,即此也。」

韓保昇曰:「蛙,蝦蟆之屬,居陸地,青脊善鳴,聲作蛙者 是也。」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似蝦蟆而背青綠色,尖嘴細腹, 俗謂之青蛙。亦有背作黃路者,謂之金線蛙。陶氏所 謂土鴨,即《爾雅》所謂「在水曰黽」者是也。俗名石鴨,所 謂蛤子,即今水雞是也。閩蜀、浙東人以為佳饌。 李時珍曰:田雞、水雞、土鴨,形稱雖異,功用則一也。四 月食之最美,五月漸老,可采入藥。《考工記》云:「以脰鳴 者,蛙」黽之屬,農人占其聲之早晚大小,以上豐歉。故 唐人章孝標詩云:「田家無五行,水旱卜蛙聲。」亦能化 為鴽,見《列子》。

《氣味》

甘寒無毒。

寇宗奭曰:「平。」

李時珍曰:「按《延壽書》云:『蛙,骨熱,食之小便苦淋。妊娠 食蛙,令子壽夭。小蛙食多,令人尿閉,臍下酸痛,有至 死者。擂車前水飲可解』。」

《吳瑞》曰:「正月出者,名黃蛤,不可食。」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