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33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正義犬味酸而溫,粱米味甘而微寒,氣味相成。訂義犬,金獸也。「粱」,西方之穀,與金畜相宜。

《爾雅》

《釋草》

虋,赤苗。

今之赤粱粟。

𦬊,「白苗。」

《今之白粱、粟》,皆好穀。案:《詩·大雅·生民》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𦬊。」故此釋之也。「虋」與「穈」音義同。虋即嘉穀赤苗者。郭云:「今之赤粱粟。」𦬊即嘉穀白苗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穀也。

張揖博雅

藋,「粱木,稷也。」

郭義恭廣志

有《具粱解》粱。有「遼東赤粱。」

鹽鑽粱,粒如蟻子,《魏文帝》以為粥。

羅願爾雅翼

粱,今之粟類,古不以粟為穀之名,但米之有孚殼者, 皆稱粟。今人以穀之最細而圓者為粟,則粱是其類。 《內則》曰:「飯,黍、稷,稻粱,白黍,黃粱,稰穛。」說者曰:下言白 黍,則上是黃黍;下言黃粱,則上是白粱。今粱有三種: 青粱,殼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細於黃、白米也。夏 月食之,極為清涼,但以味短色惡,不如黃、白粱,故人 少種之,亦早熟而收少,作餳清白勝餘米。黃粱穗大 毛長,殼米俱麤於白粱,而收子少,不耐水旱,食之香 味美於諸粱,人號為「竹根黃。」白粱穗亦大,毛多而長, 殼麤扁長,不似粟圓米亦白而大,其香美為黃粱之 亞。古天子之飯,所以有白粱、黃粱者,明取黃、白二種 耳。今人大抵多種粟而少種粱,以其損地力而收穫 少耳。然古無粟名,則是以粱統粟。今粟與粱,功用亦 無別,明非二物也。粱比他穀最益胃,但性微寒,其聲 為涼,蓋是亦借涼音。如許叔重說黍大暑而種,則以 黍從暑,粱從涼,其義一也。古食醬會膳食之宜,則犬 與粱相副。先儒以為犬味酸而溫,粱甘而微寒,亦氣 味相成也。粱食之美者,故稱膏粱之性難正,以其養 厚而易驕,若歲凶,則大夫無故不食粱。又《喪禮》「沐尸, 君沐粱,大夫沐稷,士沐粱。」粱貴,故君用之,士亦用者, 大夫近君,則嫌於同,士去君遠,則不嫌於同也。然《士 喪禮》言士沐稻,與《喪大記》之文頗異,故古者以沐粱 為天子之士,沐稻為諸侯之士,又以為差次而上,則 天子當沐黍,至於飯含之米與飯餘之粥,說者以《士 喪禮》三者文皆相續,故以為用米同。然則君與士亦 皆粱也,又有熬穀與魚腊皆錯於棺旁,所以惑蚍蜉, 使不向棺。《士喪禮》「熬,黍稷各二筐」,君與大夫,按《喪大 記》雖有「四種八筐、三種六筐」之文,而無其物,故釋者 云:「四種八筐者,黍、稷、稻粱各二筐;三種六」筐者,黍、稷 粱各二筐。蓋漢承秦滅學,所存者士禮,故但推士禮 以至於天子,未必皆可據。予因粱而及之。

《農政全書》

王禎曰:「赤白粱,其禾莖葉似粟,粒差大。其穗帶毛芒, 牛馬皆不食,與粟同時熟。」

《群芳譜》

種穀。地欲肥,耕欲細,欲深秋耕更佳。種欲成實不秕, 用臘雪水浸過,耐旱辟蟲。時欲仲春,得雨為妙。小雨 欲接濕,大雨須俟少乾。先耙後種,種後旋以碌碡碾, 令土堅,則苗出旺相。如遇天旱,苗出土仍碾。春種欲 深,夏種欲淺。早禾晚禾欲兼種,防歲有所宜。一云「閏 月年宜晚田」,然大率宜早,早田收多於晚,早田淨而 易治,晚者蕪穢難治。且早穀米實而多,晚穀皮厚米 少而虛,行欲稀。諺云:「稀穀大穗,來年好麥。」

鋤穀以三遍、四遍為度。第一遍曰撮苗,留苗欲密。第 二遍曰留科,留其壯者,去其密者、弱者。第三遍曰擁 本,鋤欲深擁其土以護根,則耐旱。第四遍曰復壟,俗 名「添米。」五穀惟小鋤為良。苗出壟則深鋤,鋤不厭數, 周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怠功。鋤者非止去草,蓋地熟 而實多,糠薄而米美。鋤得十遍,可得八米。春鋤起地, 夏鋤除草,春鋤不用觸濕,六月以後,雖濕亦無嫌 刈穀。《食貨志》云:「力耕數耘,收穫如盜賊之至。」故熟速 刈,乾速積。刈早則傷鎌,刈晚則折穗。遇風則收減,濕 積則槁爛,積晚則粒耗,連雨則生耳。所以收穫不可 緩也。收穫者,農事之終。務本者可怠焉而自棄其前 功乎?

積穀《周禮地官》曰:「舍人掌粟入之藏。」注曰:「九穀俱藏, 以粟為主。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 百萬,而無粟弗能守也。北方水土深厚,窖地而藏,可 數十年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