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菝葜釋名》
李時珍曰:《菝》。猶。也。短也。此草莖蔓強堅 短小,故名菝。而江浙人謂菝菝根,亦曰金剛根,楚 人謂之鐵菱角,皆狀其堅而有尖刺也。鄭樵《通志》云: 「其葉頗近王瓜,故名王瓜草。」
集解
《別錄》曰:「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暴乾。」
陶弘景曰:「此有三種,大略根苗並相類。菝葜莖紫而 短小,多刺,小減萆薢而色深,人用作飲。」
蘇恭曰:「陶云『三種,乃狗脊菝葜、萆薢相類。非也。萆薢 有刺者,葉粗相類,根不相類。萆薢細長白色;菝葜根 作塊,結黃赤色。殊非狗脊之流』。」
蘇頌曰:「今近道及江浙州郡多有之。苗莖成蔓,長二、 三尺,有刺。其葉似冬青烏藥葉而差大。秋生黃花,結 黑子,如櫻桃大。其根作塊,人呼金剛根。」
李時珍曰:菝葜,山野中甚多。其莖似蔓而堅強,植生 有刺。其葉圓大,狀如馬蹄,光澤似柿葉不類,冬青,秋 開黃花,結紅子。其根甚硬,有硬鬚如刺。其葉煎飲酸 濇。野人采其根葉入染家用,名鐵菱角。《吳普本草》以 菝葜為狗脊,非矣。
根氣味
甘酸平溫無毒。
主治
《別錄》曰:「腰背寒痛,風痹,益血氣,止小便利。」
《大明》曰:「治時疾瘟瘴。」
王好古曰:「補肝經風虛。」
李時珍曰:「治消渴血崩下痢。」
發明
李時珍曰:「菝葜,足厥陰、少陰藥。氣溫味酸,性濇而收, 與萆薢彷彿。孫真人元旦所飲辟邪,屠蘇酒中亦用 之。」
《蘇頌》曰:「取根浸赤汁,煮粉食,辟瘴。」
附方
小便滑數:金剛骨為末,每服三錢,睡時溫酒下。〈儒門事親 方〉
沙石淋疾重者,取去根本,用菝葜二兩為末,每米飲 服二錢,後以地椒煎湯浴腰腹,須臾即通也。〈聖濟錄〉 消渴不止。拔穀即菝葜㕮咀半兩,水三盞,烏梅一個。 煎一盞,溫服。〈普濟方〉
下痢赤白:「金剛根、蠟茶等分為末,白梅肉搗丸芡子 大。每服五七丸,小兒三丸。白痢甘草湯下,赤痢烏梅 湯下。」〈衛生易簡方〉
風毒腳弱,痹滿上氣,田舍貧家用此最良。菝葜洗剉 一斛,以水三斛,煮取九斗,潰麴去滓,取一斛,漬飲如 常,釀酒任意,日飲之。〈肘后方〉
菝葜部藝文〈詩〉
《菝葜》宋·張耒
江鄉有奇蔬,《本草》寄菝葜。驅風利頑痺,解疫補體節。 春深土膏肥,紫筍迸土裂。烹之芼薑橘,盡取無可掇。 應同玉井蓮,已過苗頭茁。異時中州去,買子攜根撥。 免令食蔬人,區區羨薇蕨。
萆薢部彙考
釋名
《萆,薢》。〈綱目〉 赤節。〈別錄〉
《百枝》:〈別錄〉 竹木,〈炮炙論〉
《白菝葜》。〈日華〉 《骨鯁元君》,〈藥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