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5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如小豆。《圖經》云:「桑寄生,云是烏鳥食物。」 子糞落枝節間,感氣而生。葉似橘而厚軟,莖似槐枝而肥脆。三、四月間,花黃白色,六月結實,黃色如小豆。槲、櫸、柳、木、楊、楓等樹皆有,惟桑上者堪用。

《本草綱目》

《桑上寄生釋名》

李時珍曰: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鳥立于上,故曰寄 生寓木。蔦木俗呼為寄生草。《東方朔傳》云:「在樹為寄 生,在地為窶藪。」

《集解》

《別錄》曰:「桑上寄生,生弘農川谷桑樹上。三月三日采 莖葉,陰乾。」

陶弘景曰:「寄生,松上、楊上、楓上,皆有形,類是一般。但 根津所因處為異,則各隨其樹名之。生樹枝間,根在 枝節之內,葉圓青赤,厚澤易折,旁自生枝節。冬夏生, 四月花白,五月實赤,大如小豆。處處皆有,以出彭城 者為勝,俗呼為續斷用之。而《本經》續斷列在上品,主 療不同,市人混雜無識者。」

蘇恭曰:「此多生楓、槲、櫸、柳、水楊等樹上,葉無陰陽,如 細柳葉而厚脆,莖麤短,子黃色,大如小棗。惟虢州有 桑上者,子汁甚黏,核大似小豆,九月始熟,黃色。陶言 五月實赤,大如小豆」,蓋未見也。江南人相承用其莖 為續斷,殊不相關。

韓保昇曰:諸樹多有,寄生,莖葉並相似,云是鳥食一 物。子糞落樹上,感氣而生。葉如橘而厚軟,莖如槐而 肥脆。處處雖有,須桑上者佳,然非自采,即難以別。可 斷莖視之,色深黃者為驗。又《圖經》云:「葉似龍膽而厚 闊,莖短似雞腳,作樹形。三月、四月花黃白色,六月、七 月結子黃綠色,如小豆。以汁稠黏者良也。」

《大明》曰:「人多收櫸樹上者為桑寄生,桑上極少。縱有 形與櫸樹上者亦不同。次即楓樹上者,力與櫸樹上 者相同。黃色,七月、六月采。」

寇宗奭曰:「桑寄生,皆言處處有之,從官南北,處處難 得,豈歲歲斫殘之苦,不能生耶?抑方宜不同耶?若以 為鳥食物,子落枝節間,感氣而生,則麥當生麥,穀當 生穀,不當生此一物也。自是感造化之氣,別是一物。 古人惟取桑上者,是假其氣爾。第以難得真者,真者 下咽必驗如神。向有求此于吳中諸邑者,予遍搜不」 可得,遂以實告之。鄰邑以他木寄生送上。服之逾月 而死。可不慎哉!

朱震亨曰:桑寄生,藥之要品,而人不諳其的,惜哉!近 海州邑及海外之境,其地煖而不蠶桑,無采捋之苦, 氣厚意濃,自然生出也。何嘗節間可容他子耶? 李時珍曰:「寄生高者二三尺,其葉圓而微尖,厚而柔, 面青而光澤,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時有,生 他處鮮得,須自采或連桑采者,乃可用。世俗多以雜 樹上」者充之,氣性不同,恐反有害也。按:鄭樵《通志》云: 「寄生有兩種,一種大者葉如石榴葉,一種小者葉如 麻黃葉。其子皆相似。大者曰蔦,小者曰女蘿。」今觀蜀 本韓氏所說,亦是兩種,與鄭說同。

《修治》

《雷斆》曰:「采得銅刀和根、枝、莖、葉細剉,陰乾用。勿見火。」

《氣味》

苦平無毒。

《別錄》曰:「甘,無毒。」

《主治》

《本經》曰:「腰痛,小兒背強,癰腫,充肌膚,堅髮齒,長鬚眉, 安胎。」

《別錄》曰:「去女子崩中,內傷不足,產後餘疾,下乳汁,主 金瘡,去痹。」

《大明》曰:「助筋骨,益血脈。」

甄權曰:「主懷妊漏血不止,令胎牢固。」

《實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本經》曰:「明目輕身,通神。」

《附方》

膈氣:生桑寄生搗汁一盞服之。集簡方

胎動腹痛:桑寄生一兩半,阿膠炒半兩艾葉半兩水 一盞,去滓溫服,或去艾葉。聖惠方

毒痢膿血。六脈微小。並無寒熱。宜以桑寄生二兩。防 風、大芎二錢半。炙甘草三銖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 煎八分。和滓服。楊子建護命方

《下血後虛》,下血止後,但覺丹田元氣虛乏,腰膝沈重 少力。桑寄生為末,每服一錢,非時白湯點服。楊子建護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