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5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及奔馬;三百年如三斗栲栳大,號山精,服之一年延 齡,純陽之體,久服成地仙。又云:「其頭九數者,服之乃 仙。」味苦、澀,性微溫。無毒。一云:味甘。茯苓為之使。酒下 最良。忌鐵器、豬羊血及豬肉、無鱗魚與蘿蔔相惡。若 並食,令人髭鬢早白,腸風多熱。

救饑

掘根洗去泥土,以苦竹刀切作片,米泔浸經宿,換水 煮去苦味,再以水淘洗淨,或蒸或煮食之。花亦可煠 食。

元扈先生曰:「嘗過根本勝藥。不必救荒。」

《本草綱目》

何首烏釋名

大明曰:其藥《本草》無名,因何首烏見藤夜交,即便采 食有功,因以采人為名爾。

李時珍曰:漢武時有馬肝石,能烏人髮,故後人因此 名亦曰馬肝石。赤者能消腫毒,《外科》呼為「瘡帚紅」,內 消《斗門方》云:「取根若獲九數者,服之乃仙。故名九真 藤。」

集解

《蘇頌》曰:「何首烏,本出順州南河縣,今在處有之,嶺外、 江南諸州皆有,以西洛、嵩山及河南柏城縣者為勝。 春生苗,蔓延竹木牆壁間。莖紫色,葉葉相對,如薯蕷 而不光澤。夏秋開黃白花,如葛勒花。結子有稜,似蕎 麥而雜小,纔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稜, 瓣似小甜瓜。」有赤、白二種,赤者雄,白者雌。一云春采 「根,秋采花,九蒸九暴,乃可服。」此藥本名交藤,因何首 烏服而得名也。唐元和七年,僧文象遇茅山老人,遂 傳此事。李翱乃著《何首烏傳》云:「何首烏者,順州南河 縣人。祖名能嗣,又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兒,生而閹弱。 年五十八,無妻子,常慕道術,隨師在山。一日醉臥山 野,忽見有藤二株,相去三尺餘,苗蔓」相交,久而方解, 解了又交。田兒驚訝其異,至旦遂掘其根歸問諸人, 無識者。後有山老忽來示之,答曰:「子既無嗣,其藤乃 異,此恐是神仙之藥,何不服之。」遂杵為末,空心酒服 一錢。七日而思人道,數月似強健,因此常服,又加至 二錢,經年舊疾皆痊,髮烏容少,十年之內,即生數男, 乃改名能嗣。又與其子延秀服,皆壽百六十歲。延秀 生首烏,首烏服藥,亦生數子。年百三十歲,髮猶黑。有 李安期者,與首烏鄉里親善,竊得方服,其壽亦長。遂 敘其事,傳之云何。首烏味甘,性溫,無毒。茯苓為使,治 五痔,腰膝之病,冷氣心痛,積年勞瘦,痰癖,風虛敗劣, 長筋力,益精髓,壯氣駐顏,黑髮延年。婦人惡血痿黃, 產後諸疾,赤白帶下,毒氣入腹,久痢不止,其功不可 具述。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 「何首烏。」本出處州,江南諸道皆有。苗如木槁,葉有光 澤,形如桃柳,其背面皆單生,不相對,有雌雄,雄者苗 色黃白,雌者黃赤。根遠不過三尺。夜則苗蔓相交,或 隱化不見。春末、夏中、秋初三時,候晴明日,「兼雌雄采 之,乘潤以布帛拭去泥土,勿損皮,烈日暴乾,密器貯 之,每月再暴。用時去皮為末,酒下最良。遇有疾即用 茯苓湯下為使。」凡服用,偶日二四六八日,服訖,以衣 覆汗出,導引尤良。忌豬肉血、羊血,無鱗魚觸藥無力。 其根形大如拳連珠,其有形如鳥獸山岳之狀者,珍 也。掘得去皮生,吃得味甘「甜,可休糧。」讚曰:「神效勝道, 著在仙書。雌雄相交,夜合晝疏。服之去糓,日居月諸, 返老還少,變安病軀。有緣者遇,勗爾自如。」明州刺史 李遠《附錄》云:「何首烏以出南河縣及嶺南恩州、韶州、 潮州、賀州、廣州、潘州、四會縣者為上,邕州、桂州、康州、 春州、高州、勒州、循州晉興縣出者次之,真仙草也。五 十年如拳」大號山奴,服之一年,髮髭青黑。一百年者 如盌,大號山哥,服之一年,顏色紅悅。一百五十年者 如盆,大號山伯,服之一年,齒落更生。二百年者如斗 栲栳,大號山翁,服之一年,顏如童子,行及奔馬。三百 年者如三斗栲栳,大號山精,純陽之體,久服成地仙 也。

李時珍曰:「凡諸名山,深山產者,即大而佳也。」

根修治

《馬志》曰:「春、夏、秋采,其根,雌雄並用。乘濕以布拭去土, 暴乾。臨時以苦竹刀切,米泔浸經宿,暴乾,木杵臼擣 之。忌鐵器。」

唐慎微曰:「方用新采者,去皮,銅刀切薄片,入甑內,以 瓷鍋蒸之,旋以熱水從上淋下,勿令滿溢,直候無氣 息,乃取出,暴乾用。」

李時珍曰:「近時治法,用何首烏,赤白各一斤,竹刀刮 去粗皮,米泔浸一宿,切片。用黑豆三斗,每次用三升 三合三勺,以水泡過。砂鍋內鋪豆一層,何首烏一層, 重重鋪蓋,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將何首烏曬乾,再以 豆蒸。如此九蒸九曬,乃用。」

氣味

苦濇微溫,無毒。

李時珍曰:「茯苓為之使。忌諸血。無鱗魚、蘿蔔、蒜、蔥、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