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
《半邊蓮集解》
李時珍曰:半邊蓮,小草也。生陰濕塍塹邊,就地細梗 引蔓,節節而生細葉。秋開小花,淡紅紫色,止有半邊, 如蓮花狀,故名。又呼「急解索。」
《氣味》
辛平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蛇蚘傷,搗汁飲,以滓圍塗之。又治寒齁氣 喘,及瘧疾寒熱,同雄黃各二錢搗泥,盌內覆之,待色 青,以飯丸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鹽湯下。」出《壽域方》。
《閩書》
《半邊蓮草》
半邊蓮草最小,苗高一、二寸,葉闊三分許,長不及三 分。五六月間,開細白花,花偏一邊,無有圓者。邵武人 擣爛調水以愈痢。
荊三稜部彙考
釋名
荊三稜。〈綱目〉 石三稜。〈綱目〉
京三稜。〈開寶〉 草三稜。〈開寶〉
黑三稜。〈圖經〉 雞爪三稜。〈開寶〉
荊三稜圖
《徐光啟農政全書》
《黑三稜考》
舊云「河陝江淮荊襄間皆有之」,今鄭州賈峪山澗水 邊亦有。苗高三四尺,葉似菖蒲葉而厚大,背皆三稜 劍脊,葉中攛葶,葶上結實,攢為刺毬,狀如楮桃樣,而 三顆瓣甚多。其顆瓣形似草決明子而大,生則青,熟 則紅黃色。根狀如烏梅而頗大,有鬚,蔓延相連,比京 三稜體微輕,治療並同。其葶味甜,根味苦,性平,無毒。
《救饑》
採嫩葶,剝去粗皮,煠熟,油鹽調食。
《本草綱目》
《荊三稜釋名》
蘇頌曰:三稜,葉有三稜也。生荊楚地,故名荊三稜,以 著其地。《開寶本草》作「京」者,誤矣。又出草三稜條云:「即 雞爪三稜,生蜀地。二月、八月采之。其實一類,隨形命 名耳,故并見之。」
《集解》
陳藏器曰:「三稜,總有三四種。京三稜,黃色,體重,狀若 鯽魚而小;又有黑三稜,狀如烏梅而稍大,體輕,有鬚 相連蔓延作漆色。蜀人以織為器。一名。」者是也。療 體並同。
《蘇頌》曰:「京三稜,舊不著所出地土,今荊襄、江淮、濟南、 河陝間皆有之,多生淺水旁及陂澤中。春生苗,葉似 莎草,極長,高三、四尺;又似茭蒲葉而有三稜。五六月 抽莖,高四、五尺,大如人指,有三稜,如削成。莖端開花, 大體皆如莎草而大,黃紫色。苗下即魁,初生成塊,如 附子大,或有扁者,其旁有根橫貫,一根則連數魁,魁」 上亦出苗,其魁皆扁長如小鯽魚,體重者三稜也;其 根末將盡,一魁未發,苗小圓如烏梅者,黑三稜也;又 根之端鉤曲如爪者,「雞爪三稜」也。皆皮黑肌白而至 輕。或云不出苗,只生細根者,謂之「雞爪三稜」;又不生 細根者,謂之「黑三稜。」大小不常,其色黑,去皮即白。三 者本一種,但力有剛柔,各適其用,因其形為名,如烏 頭、烏喙、雲母、雲苗之類,本非兩物也。今人乃妄以鳧 茈、香附子為之。又河中府有石三稜,根黃白色,形如 釵股,葉綠如蒲。苗高及尺,亦有三稜。四月開花,白色 如蓼葓花。五月采根,亦消積氣。今舉世所用三稜,皆 淮南紅蒲根也。秦州尤多。其體至堅重,刻削魚形,葉 扁形圓,不復有三稜,不知何緣命名為三稜也。雖太 醫亦不以為謬。流習既久,用根者不識其苗,采藥者 莫究其用,因緣差失,不復辨別。今三稜皆獨旁引下 根,無直下根,其形大體多如鯽魚。
李時珍曰:「三稜多生荒廢陂池濕地,春時叢生,夏秋 抽高莖,莖端復生數葉,開花六、七枝,花皆細碎成穗, 黃紫色,中有細子。其葉莖、花、實俱有三稜,並與香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