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49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二百二十四卷目錄

 棗部藝文一

  與群臣詔         魏文帝

  棗贊           晉郭璞

  棗賦            傅元

  棗賦           陳後主

  謝梁元帝賜棗啟      周弘正

  棗賦           宋吳淑

  與蒲廷淵尺牘        蘇軾

 棗部藝文二

  古咄唶歌          闕名

  棗下何纂纂       梁簡文帝

  賦棗            同前

  杏園棗樹        唐白居易

  亳州李密學寄御棗一篋  宋梅堯臣

  烏啄棗           前人

  寄棗人行書贈子履學士   歐陽修

  詠棗           郭祥正

  賦棗           王安石

  和子由岐下詠棗       蘇軾

  棗花寒           沈遼

  寶雞縣         明汪廣洋

  若虛夜餽送瓶棗      李東陽

  棗亭春晚          揭軌

  棗             吳寬

  詠棗           王象晉

 棗部選句

 棗部紀事

 棗部雜錄

 棗部外編

草木典第二百二十四卷

棗部藝文一

《與群臣詔》
魏·文帝

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蒲萄石蜜乎?酢且不如 中國。凡棗味之美者,莫若安邑御棗也。

《棗贊》
晉·郭璞

因材制義,赤心鯁直。藹藹卿士,亮此袞職。建國辨方, 外朝九棘。

《棗賦》
傅元

有蓬萊之嘉樹,植神州之膏壤。擢剛莖以排虛,誕幽 根以滋長。北陰塞門,南臨三江,或布燕趙,或廣河東。 既乃繁枝四合,豐茂蓊鬱,斐斐素華,離離朱實,脆若 嚼雪,甘如含蜜。脆者宜新,當夏之珍;堅者宜乾,薦羞 天人。有棗若瓜,出自海濱,全生益氣,服之如神。

《棗賦》
陳後主

《芳園》「列榦森梢繁羅。蕊餘莖少,葉暗枝多。復有奇樹 風間臨。」二字原闕《夜影來》《未若》丹心美實,絳質嘉枝。重針 共暗,枝瓠同瑰。羞金盤于冰水,薦玉案于深杯。此歡 心之未已,方夢腸而屢迴。

《謝梁元帝賜棗啟》
周弘正

「安期舊美,安息高名。」臣金馬之榮,未獲趨奉;方朔之 賜,遽降洪恩。

《棗賦》
宋·吳淑

棗實嘉果,民之所資。或美樲酸之實,或稱還味之滋。 或食仁而卻邪,或茹葉而充饑。仲思紫實,周文弱枝。 晏子始稱于秦繆,少君亦遇于安期。七日聞之於《仙 傳》,八月載之於《毛詩》。觀其纂纂離離,新之疐之。三星 繁茂,五苑紛披。安邑穀城之茂,信都梁國之宜。遵羊 兮躗泄,駢白兮蹙咨。伐東家而去婦,握錯金而示兒。 數十年仙童之顧,三千歲神女之期。若夫曾晳嗜之 而靡忘,孟節含之而不食。既補中而助氣,亦安軀而 益力。《戴禮》稱婦人之贄,《周官》設饋籩之實。或生于石 虎園中,或植于景陽山側。羊角崎廉,細腰擠白。或蔭 鄭街,或饒冀州。名擅雞心,用比狐裘。夏令鑽之而取 火,春祀笮之而用油。亦有茂韓國盛,高唐,美陶碩之 守節,善程莫之居喪,植玉門于上苑,茂岐峰于北荒, 杜畿之直可尚,孫程之謀亦臧。復有無實之稱,太白 之名,或啗馬而為脯,或斫樹而同盟,治中賦之而均 士,都尉樹之而有程,吐而死之,鮑焦之介何甚?呼而 問也,曼倩之術何精。至于和飴蜜以同甘,與酢梨而 并置,上林有群臣之獻,窟室有仙人之餌。既傷其「念 我兄弟」,亦歎其生于棘刺。安平地產,不謂于無珍;「房 嵣」燃膏,亦稱其為異。

《與蒲廷淵尺牘》
蘇軾

河中永洛出棗,道家所貴,事見《真誥》。「唐有道士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