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1 (1700-1725).djvu/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可作器皿扇骨諸物。」俗作花梨,誤矣。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李珣曰:「產後惡露衝心,癥瘕結氣,赤白漏下,並剉,煎 服。」

陳藏器曰:「破血塊冷嗽,煮汁熱服為枕,令人頭痛,性 熱故也。」

棕部彙考

釋名

棕:山海經    棕櫚。農政全書

栟櫚。綱目    棕:綱目

棕圖

棕圖

《山海經》

《西山經》

《石脆》之山,其木多棕㴝。

棕皮可為繩。一名「栟櫚。」

「天帝之山」,「上多棕㴝。」

《翠山》,其上多棕㴝。

《高山》,其木多棕。

符惕之山,其上多棕㴝。

號山「其木多漆棕。」

《北山經》

《涿光》之山,其下多棕橿。

《敦蒙》之山,其上多棕㴝。

高是之山,其木多棕。

《中山經》

熊耳之山,其下多棕。

夸父之山,其木多棕㴝。

暴山,「其木多棕㴝。」

《徐光啟農政全書》

《棕櫚考》

《便民圖》曰:「棕櫚,二月間撒種,長尺許,移栽成行,至四 尺餘,始可剝。每年四季剝之,半年一剝亦可。其皮作 繩,入水千載不爛。昔有人開塚,得一索,已生根。」

《本草綱目》

《棕櫚釋名》

李時珍曰:「皮中毛縷。如馬之騣。」故名棕。俗作「棕。」 音閭。鬣也。

《集解》

蘇頌曰:「棕櫚出嶺南西川,今江南亦有之。木高一、二 丈,無枝條,葉大而圓,有如車輪,萃於樹杪。其下有皮, 重疊裹之,每皮一匝為一節。二旬一採,皮轉復生上。 六、七月生黃白花;八、九月結實,作房如魚子,黑色。九 月、十月採其皮用。《山海經》云:『石翠之山,其木多棕是 也』。」

陳藏器曰:「其皮作繩,入水千歲不爛。昔有人開塚得 一索,已生根。嶺南有桄榔、檳榔、椰子、冬葉、虎散、多羅 等木,葉皆與棕櫚相類。」

李時珍曰:「棕櫚,川廣甚多,今江南亦種之,最難長。初 生葉如白,及葉高二、三尺,則木端數葉大如扇,上聳 四散岐裂。其莖三稜,四時不凋。其榦正直無枝,近葉 處有皮裹之。每長一層,即為一節。榦身赤黑,皆筋結, 宜為鍾杵,亦可旋為器物。其皮有絲毛,錯縱如織,剝 取縷解,可織衣、帽、褥、椅之屬,大為時利。每歲必兩、三」 剝之,否則樹死或不長也。三月於木端莖中出數黃 苞,苞中有細子成列,乃花之孕也。狀如魚腹,孕子謂 之棕魚,亦曰棕筍。漸長出苞,則成花穗,黃白色,結實 纍纍,大如豆,生黃熟黑,甚堅實。或云「南方此木有兩 種,一種有皮絲,可作繩;一種小而無絲,惟葉可作帚。」 鄭樵《通志》以為王篲者,非也。王篲乃落帚之名,即地 膚子。別有蒲葵葉,與此相似而柔薄,可為扇笠。許慎 《說文》以為棕櫚,亦誤矣。

《筍及子花氣味》

苦濇平無毒。

陳藏器曰:「有小毒,戟人喉,未可輕服。」

李珣曰:「溫,有大毒,不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