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6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無漏子部紀事

《老學菴筆記》:「老杜《海棕詩》,在左綿所賦,今已不存。成 都有一株,在文明廳東廊前,正與制置司簽廳門相 直。簽廳乃故錦官閤,聞潼川尤多,予未見也。」

《埤雅廣要》:「蜀錦城之南有海棕焉,榦猶龍鱗,枝猶鳳 尾,高百餘尺,相傳繇李唐來,閱千稔矣。國朝徙其株 於金陵,莖葉披萎,略無生意,敕還蜀植之,護以赤欄, 甃以紋石。其枝仍前峻拔,秀薄雲漢,若不知其徙也。 邇者榦古顛仆,命中貴吳從政視之,惜其材初未諳 他用,既而斲為五十餘琴以進,異音清發,雖爨下之」 桐,未可擬也。今祕內帑,士之嗜音者恆企慕焉。

擊迷子部彙考

釋名

魄。爾雅      《榽,橀》。爾雅

《莢迷》。唐本草    擊迷。詩疏

弄先。詩疏     擊《彌子》。廣志

孩兒拳頭。農政全書

擊迷子圖

擊迷子圖

《爾雅》

釋木

《魄榽》。音系《橀》。音醯

魄,大木細葉似檀,今河東多有之。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殫。」魄一名榽橀。郭云:「魄,大木細,葉似檀。今河東多有之。」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殫。」殫訓盡也。

《郭義恭廣志》

擊彌子

《擊彌》子,狀圓而細,赤如軟棗。其味先苦後甘,可食。

《徐光啟農政全書》

孩兒拳頭考

《本草》名「莢。」一名《擊》。一名弄先。舊不著所出州土, 但云「所在山谷多有之」,今輝縣、太行山山野中亦有。 其木作小樹,葉似木槿而薄,又似杏葉頗大,亦薄澀。 枝葉間開黃花,結子似溲疏。兩兩切比,四四相對,數 對共一攢,生則青,熟則赤色。味甘苦,性平無毒。蓋檀 榆之類也。其皮堪為索。

救饑

采子紅熟者,食之。又煮枝汁少許,加米作粥,甚美。 元扈先生曰:「《詩疏》云:『斫檀不得得擊迷』,即此木也。」

《本草綱目》

莢迷集解

蘇恭曰:莢迷,葉似木槿及榆,作小樹。其子如溲疏,兩 兩相對,而色赤味甘。陸璣《詩疏》云:「檀榆之類也。所在 山谷有之。」

陳藏器曰:「生北土山林中。皮堪為索。」

枝葉氣味

甘苦平無毒。

枝葉主治

《唐本草》曰:「三蟲下氣,消穀。煮汁和米作粥,飼小兒甚 美。」

陳藏器曰:「作粥灌六畜,瘡中生蛆立出。」

金櫻子部彙考

釋名

《金櫻子》:蜀本草   刺梨子。開寶

《山石榴》:綱目    山雞頭子。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