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五十卷目錄

 經籍總部雜錄二

經籍典第五十卷

經籍總部雜錄二

《經傳》音誤。《易乾上九》:「亢龍有悔」,來知德氏注:「上者,最 上一爻之名。亢,以戶唐切,人頸也。以,苦浪切,高也。吳 幼清以人之喉骨剛而居高,是也。蓋上而不能下,信 而不能屈之意。」

《需》《彖》「位乎天位」,鄭元讀「涖乎天位。」 《需》爻。「不速之客」,王肅速讀「促。」今人謂催請飲食之客 曰「速客」,亦古語也。

師彖《辭》「以此毒天下。」王肅毒讀「育。」《歸藏易》卦名小畜、 大畜作小毒大毒。蓋畜取育養牽止之義,毒亦育也。 《老子》「亭之毒之」注:「亭以品其形,毒以成其質。」唐代宗 詔書「中孚及物,亭育為心。」張說《姚崇碑》「亭育之功成。」 皆以亭毒為亭育也。毒育古通用。

戔轉音殘。《易賁爻》:「束帛戔戔。」子夏《易傳》作殘。殘。《書秦 誓》:「惟截。」截善諞言。《說文》引書作戔戔,漢書作諓諓,古 字通用。

《解彖傳》:「百果草木皆甲坼。」馬融、鄭元並作甲宅,注云: 「草木皮曰甲,根曰宅。」左思《蜀都賦》:「百果甲宅,異色同 榮。」

坎。彖。行險而不失其信晁悅之「信」讀「松」葉,剛中地險, 山川丘陵也。晁悅之「陵」讀「隆」葉,「往有功。」

配:古「妃」字,見《大戴記》注。又《易豐爻》:「遇其配主。」鄭元作 妃主。韓氏《集韻》:妃,一音配。

旅爻譽命,《論語》「誰譽」,並平聲讀。

《易·鼎爻》:「金鉉玉鉉。」徐邈:「鉉」讀「扄。」《儀禮·士冠禮》《喪禮》《虞 禮》《聘禮》《少牢饋食禮》皆云:「設扄鼎。」鄭元注:「今文扄為 鉉。」陸德明曰:「扄,鼎扛也。」又《公食大夫禮》:「右人抽扄」,《士 虞禮》:「左人抽扄。」注:「扄即鉉字,所以舉鼎者。」又《周禮·考 工記》:「廟門容大扄七個,圍門容小扄三個。」注:「大扄,牛 鼎之扄。小扄,膷鼎之扄。」 來知德氏《易注》:「睽」字。從目,目少睛也。目主見,故周公 爻辭初曰「見惡人」,三曰「見輿曳」,上曰「見豕負塗」,皆見 字之意。若從耳,亦曰聧,蓋耳聾之甚也。太按:黃氏《韻 會》《洪武正韻》、睽卦名皆從目,不從耳。

「醋」讀昨。《說文》:「醋,客酌主人也。」引《易》「可以醻醋。」楊氏《古 音略》云:「今《易繫辭》文作酬酢」,非也。京房《易》亦作「酬醋」, 蓋酢音措,䤈也。今以酬醋之「醋」為「酸酢」之「酢」,互誤。 楊氏《古音附錄》音《周易雜卦傳》:「晉,晝也,明夷,誅也」,孫 弈云:「誅當作昧。明出地上為晝,明入地中為昧。」庶得 反對之義。「昧」葉音如暮。楊氏云:古音誅亦音周,見《韻 補》。而晝音周者,晝與夜為界,一日一周也。如知晉為 晝,則明夷為暮,知明夷為誅,則晉為賞,義自反對。 望有二音,《易》「萬夫之望」,《詩》「令聞令望」,前郊祀歌「體招 搖若永望」,並葉音平聲讀,忘責望怨。望屬去聲讀,妄 朢。《說文》:月滿與日相朢,如朝君也。從臣從月從壬。壬, 朝廷也。徐曰:假借作望。《增韻》今經典通作「望。」朢與望 皆從月從壬。壬音挺,從王誤。

《易雜卦》:「《大過》,顛也。《姤》,遇也,柔遇剛也。《漸》,女歸,待男行 也。《頤》養正也。《既濟》,定也。《歸妹》,女之終也。《未濟》,男之窮 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憂也。」本義自 大過以下,卦不反對,或疑其錯簡,今以韻協之,又似 非誤,未詳何義。蔡氏改正云:「《大過》,顛也,《頤》養正也。」來 氏注:「弱其本末,故顛。擇其大小,故正。《既濟》,定也。《未濟》, 男之窮也。」來注:「水火相為,上下六位皆當,故定。三陽 失位,故窮。蔡云:『《歸妹》,女之終也。《漸》女歸,待男行也』。」來 注:「《歸妹》,下卦之《兌》,進而為《漸》,上卦之《巽》,《漸》下卦之《艮》, 進而為《歸妹》,上卦之震。歸妹者,女事之終。待男者,女 嫁之禮。蔡云:『姤,遇也,柔遇剛也。夬,決也,剛決柔也。君 子道長,小人道消也』。」來注:「君子小人」迭為盛衰,猶陰 陽迭相消長。一柔在五陽之下,曰「柔遇剛」者,小人之 遭遇,君子之所憂也。一柔在五陽之上,曰「剛決柔」者, 君子之道長,小人之所憂也。

「信」,轉音辛。《易雜卦傳》「信葉新。」《詩》「揚之水,信葉薪。」《太元 經》「飾之上九,信葉根。」漢武帝《悼李夫人賦》,「信葉親。」班 固《幽通賦》,「信葉真。」又《答賓戲》,「信葉垠。」又《漢書張良敘 傳》,「信葉門。」《金日磾敘傳》,「信葉孫。」韓愈《衛御史墓銘》,「信 葉神。」上「信」字注並音新。又《史記》「韓王信與淮陰侯同 名。」《正義》嫌誤讀為「新」,其《周禮考工記》「革引而信之」,此 「信」字音伸。劉昌宗讀為新,非。右易十六條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徐邈「索」讀「素。」《中庸索隱》「行 怪」作「《素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