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4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談元理。

《儒林傳》:「全緩幼受《易》于博士褚仲都,篤志研翫,得其 精微。梁太清初,歷王國侍郎,奉朝請,俄轉國子助教, 兼司義郎,專講《易》。太建中,累遷始興王府諮議參軍。 緩治《周易》,時人言元者咸推之。」

張譏,字直言,清河武城人也。祖僧寶,梁散騎侍郎、太 子洗馬。父仲悅,梁廬陵王府錄事參軍、尚書祠部郎 中。譏幼聰俊,有思理,篤好元言,受學于汝南周弘正, 每有新意,為先輩推服。梁大同中,召補國子正言生。 梁武帝嘗於文德殿釋《乾坤文言》,譏與陳郡袁憲等 預焉。敕令論議,諸儒莫敢先出。譏乃整容而進,諮審 循環,辭令溫雅。梁武帝甚異之,賜裙襦絹等,仍云:「表 卿稽古之力。」天嘉中,遷國子助教。是時周弘正在國 學,發《周易》題,弘正第四弟弘直亦在講席。譏與弘正 論議,弘正乃屈。弘直危坐厲聲,助其申理。譏乃正色 謂弘直曰:「今日義集,辯正名理,雖知兄弟急難,四公 不得有助。」弘直曰:「僕助君師,何為不可?」舉座以為笑 樂。弘正嘗謂人曰:「吾每登座,見張譏在席,使人凜然。」 譏性恬靜,不求榮利,常慕閒逸。所居宅,營山池,植花 果,講《周易》而教授焉。吳郡陸元朗、朱孟博、一乘寺沙 門法才、法雲寺沙門慧休、至真觀道士姚綏,皆傳其 業。譏所撰《周易義》三十卷。

《魏書任城王雲傳》:雲「長子澄,字道鎮。高祖外示南討, 意在謀遷,齋於明堂左個,詔太常卿王諶親令龜卜 易筮南伐之事,其兆遇革。高祖曰:『此湯、武革命,順天 應人之卦也』。群臣莫敢言。澄進曰:《易》言革者,更也。將 欲應天順人,革君臣之命,湯、武得之為吉。陛下帝有 天下,重光累葉,今曰卜征,乃可伐叛,不得云革命。此 非君人之卦,未可全為吉也。」高祖厲聲曰:「《象》云『大人 虎變』,何言不吉也?」澄曰:「陛下龍興既久,豈可方同虎 變?」高祖勃然作色曰:「社稷,我社稷,任城而欲沮眾也。」 澄曰:「社稷,誠知陛下之社稷,然臣是社稷之臣子,豫 參顧問,敢盡愚衷。」高祖既銳意必行,惡澄此對,久之 乃解曰:「各言其志,亦復何傷?」車駕還宮,便召澄,未及 昇階,遙謂曰:「向者之《革》卦,今更欲論之。明堂之忿,懼 眾人阻我大計,故厲色怖文武耳,想解朕意也。」 《鄧淵傳》:「淵字彥海,安定人也。性貞素,言行可復,博覽 經書,長於《易》筮。太祖定中原,擢為著作郎。」

《封懿傳》:「軌子偉伯,字君良,博學有才思,討論《禮》《傳》《詩》 《易》疑事數十條,儒者咸稱之。」

《崔浩傳》:「浩字伯淵,少好文學,博覽經史,元象陰陽百 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太宗初,拜博 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常授太宗經書。太宗好陰陽術 數,聞浩說《易》及《洪範》五行,善之。因命浩筮吉凶,參觀 天文,考定疑惑。浩綜覈天人之際,舉其綱紀,諸所處 決,多有應驗,恆與軍國大謀,甚為寵密。世祖蒐於河」 西,詔浩詣行在所議軍事。浩上《五寅元曆》表曰:「太宗 即位元年,敕臣解《周易》,謹以奏呈。」

《張湛傳》:「湛字子然,弱冠知名涼土,好學能屬文,司徒 崔浩識而禮之。」浩注《易》敘曰:「國家西平河右,敦煌張 湛,金城宗欽,武威段承根三人皆儒者,並有儁才,見 稱於西州。每與余論《易》,余以《左氏傳》卦解之,遂相勸 為注,故因退朝之餘暇而為之解焉。」其見稱如此。 《闞駰傳》:「駰字元陰,敦煌人也。博通經傳,聰敏過人,三 史」群言,經目則誦,時人謂之「宿讀。」注王朗《易傳》,學者 藉以通經。

《劉昺傳》:「昺字延明,敦煌人也。隱居酒泉,不應州郡之 命,弟子受業者五百餘人,注《周易》行於世。蒙遜平酒 泉,築陸沉觀於西苑,躬往禮焉,號元處先生。世祖平 涼州,士民東遷,夙聞其名,拜樂平王從事中郎。」 《游明根傳》:「明根子肇,字伯始,高祖賜名焉。幼為中書 學生,博通經史,歷中書令光祿大夫。肇耽好經傳,手 不釋」書。治《周易》,為《易集解》,傳於世。

《李平傳》:「平字曇定,頓丘人也。彭城王嶷之長子。少有 大度。及長,涉獵群書,好《易》,頗有文才。太和初,拜通直 散騎侍郎,高祖禮之甚重。」

《儒林傳》:「梁祚,北地泥陽人。父劭,皇始二年歸國,拜吏 部郎,出為濟陽太守。祚居趙郡,篤志好學,歷治諸經, 尤善鄭氏《易》,常以教授,有儒者風。」

張吾貴字吳子中山人年十八本郡舉為太學博士 吾貴先未多學乃從牛天祐受易祐粗為開發而吾 貴覽讀一遍便即別構戶牖世人競歸之。

孫惠蔚字叔炳,武邑武遂人也。小字陁羅。年十五,粗 通《詩》《書》及《孝經》《論語》。十八師董道季,講《易》《周》流儒肆, 有名於冀方。

董徵字文發,頓丘衛國人也。好古學,尚雅素。年十七, 師清河監伯陽受《周易》。後于博陵劉獻之遍受諸經。 歷太尉司馬,俄加輔國將軍。未幾,除安州刺史。徵因 述職,路次過家,置酒高會,大享邑老。乃言曰:「腰龜返 國,昔人稱榮;仗節還家,云胡不樂。」因誡二三子弟曰: 「此之富貴,匪自天降,乃勤學所致耳。」時人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