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授湖州學正,不赴。

《明外史楚昭王楨傳》:楨,太祖第六子,十四年就藩武 昌,帝賜楨《經史》。楨錄御製《洪範》及《大寶箴》置座右。 《秀王見澍傳》:見澍,英宗第五子,成化六年,就藩汝寧, 論書至《西伯戡黎》,長史劉誠主吳氏說,曰:「戡黎者,武 王也。」右史趙銳主孔氏說,曰:「實文王事。」爭之失色。見 澍曰:「經義未有定論,不嫌往復若是,非先皇帝簡二 先」生意也。

《宋傳》:太祖御端門,口釋黃石公《三略》,濂進曰:「《尚書》 二典三謨,帝王大經大法畢具,願留意講明之。」太祖 善之。嘗奉制《詠鷹令》,七舉筆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 言。帝忻然曰:「卿可謂善陳矣。」

許存仁傳:父謙,受學金履祥,學者稱「白雲先生。」太祖 克金華,訪謙,後召存仁,語大悅,嘗命講《尚書洪範》休 咎徵之說。吳元年,擢祭酒。

《錢唐傳》:「洪武元年,舉明經,對策稱旨,特授刑部尚書。 唐為人強直,一日詔講《虞書》,唐陛立而講,或糾唐草 野,不知君臣禮。唐正色曰:『以古帝之道陳陛下,不跪 不為倨』。」

《王翱傳》:李賢嘗語人曰:「皋陶言九德,王公有其五:亂 而敬,擾而毅,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也。」

《周洪謨傳》,成化改元,出為南京祭酒。言:「古者鳴球琴 瑟為堂上之樂,笙鏞柷敔為堂下之樂,而干羽則舞 于兩階。今舞羽居上,樂器居下,非古制,當改以蔡傳 所釋璿璣玉衡」,後人遂用其制,考驗多不合,宜改制。 帝以屬洪謨,眾謂必不成,洪謨易以木,旬日而就。 《王縝傳》:武宗初立,內府工匠以營造加恩,縝率同官 言:「昔唐明皇初載,內殿嘗置《無逸圖》,而㝢內乂安,末 年易以山水障子,而國勢凌替。宋仁宗嘗命輔臣書 《孝經無逸圖》,而享國最久。至徽宗尚羽毛山水諸畫, 而宋室不競,工匠末技有以微勞進者,誠不可示後 世。宜散遣先朝諸畫士,革工匠所授官。」帝不能用。 《何孟春傳》:王元正字舜卿,正德六年進士。武宗幸宣、 大,元正述《五子之歌》以諷。

《余繼登傳》萬曆五年進士,歷詹事、翰林院。兩宮災,偕 諸講官引《洪範五行傳》切諫,不報。

《儒林傳》:「梁寅字孟敬,新喻人。家貧力學,淹貫《五經》百 氏,結廬石門山,四方士多從之學,稱為梁五經。所著 有《書經演義》行於世。」

陳謨字一德,泰和人。隱居不仕。洪武初,徵詣京師,屢 應聘為江浙考試官。所著有《書經會通》。

張洪字宗海,常熟人。洪熙元年擢翰林修撰。所著有 《書經補傳》,諸書多散佚不傳。

李舜臣字懋欽。嘉靖二年會試第一。官南京尚寶。時 取《易》《詩》《書》《儀禮》《禮記》《左傳》,分日讀之,每六日一《易》,乃 著《尚書說》《易》《詩》《書三經考》,一時經學之士未有出其 右者。

章潢,字本清,南昌人。著《書經原始》諸書,名播遠邇,弟 子從遊甚眾。

杜偉字道升,吳江人。嘉靖年舉于鄉,歷工部主事。所 著有《尚書筆記》諸書。

焦竑,字弱侯,江寧人。萬曆十七年殿試第一人,官修 撰。所著述甚富,有《禹貢解》等書。

吳桂森字叔美,無錫人。與顧憲成、高攀龍講學東林 書院。所著有《書經說》。

呂柟字仲木,別號涇野,學者稱涇野先生。所著有《書 說要》。

《文苑傳》:楊慎,世宗嗣位,充經筵講官。嘗講《舜典》,言:「聖 人設贖刑,乃施於小過,俾民自新。若元惡大奸,無可 贖之理。」時大璫張銳于經論死,或言進金銀獲宥,故 及之。

陳際泰,字大士。家貧不能從師,又無書。時取旁舍兒 書屏人竊誦。從外兄所獲《書經》四角已漫滅,且無句 讀,自以意識得之,遂通其義。

《吾學編》:岳正傳:正字季方,進士及第。王忠肅公薦其 有宰相才,召對文華殿。問讀何經,正對曰:「尚書。」曰:「是 書經尤善。」

《明詩紀事》:「李東陽字賓之,四歲舉神童,六歲、八歲兩 召見,講《尚書》大義。」

枝山前聞。上萬機之暇,留意方策,嘗以《尚書》「咨汝羲 和」,「惟天陰騭下民」二節蔡沉註誤,命禮部試右侍郎 張智同翰林院學士劉三吾等改正,因通加研校,書 成,名曰《書傳會選》。又以《孟子》當戰國之世,故詞氣或 抑揚太過,今天下一統,學者不得其本意而概以見 之言行,則學非所學而用非所用。又命三吾刪其過 者為《孟子》節文,不以命題取士。當時禮部劄付言:「《書 傳》曰:『凡前元科舉,尚書專以蔡《傳》為主。考其天文一 節,已自差謬,謂日月隨天而左旋,今仰觀乾象,甚為 不然。夫日月五星之麗天也,除太陽,人目不能見其 行於列宿之間,其太陰與五星昭然右旋,何以見之? 當天氣清爽之時,指一宿為主,使太』」陰居列宿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