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故哉?是故觀於商而知民之沒世不忘,以王澤之入 人深也;觀於周而知民之必世後仁,以王澤之感人 漸也。惟其漸也,此其所以深也。志王道者盍於《洛誥》, 《君陳畢命》而玩味之,始知後世君天下者迥與三代 別矣。以上洛誥君陳畢命

「昔者孔子刪《書》而終之以《秦誓》,嘗竊怪焉。或以為周 衰而秦興,孔子固已先見其微,而於敘書時錄之也。」 噫!聖人之心,至公無我,豈逆料於數百年之後而以 事功成敗論哉?及觀《秦誓》一篇,則見穆公悔過遷善, 懇至惻怛,若禹、湯罪己,有汲汲乎其不暇者。至其詠 思一個之臣,以斷斷無技、休休有容為賢,而以斯人 為子孫黎民之利,其媢嫉者反之。此尤可為千古之 龜鑑,春秋、戰國諸君,慮未有及此者也。然則如繆公 者,聖人惡得而不與?而《秦誓》一篇,聖人惡得而不錄? 聖人取舍予奪,垂鑑萬世,豈苟私一繆公而已哉?故 論五霸之功,則大齊桓,以其首能率眾尊周而攘夷 也;論五霸之德,則取繆公,以其獨能「自反悔過而遷 善也。」知夫此,則堯夫特稱秦繆為霸者最。蓋論德而 不論功,其家法有自來矣。夫繆公誤用杞子之謀而 違蹇叔,以至有殽之敗,囚其三帥,喪師辱國,夫人而 悔之矣。惟其悔之,而不責於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 之流而深引咎自責,增修其德,政三敗,卒用孟明而 霸西戎,此其難者。故《傳》曰:「繆公之為君也,舉人之周 也,與人之一也。孟明之為臣也,其不懈也,能懼思也。」 由是觀之,《秦誓》之詞,夫豈苟為美而已耶?予又觀繆 公事,其有出於桓、文之上者三:昔夷吾之入晉,秦納 之矣。夷吾背河外列城,與賂而不與秦,而繆公不遽 怒也。丕豹奔秦,勸之伐晉則不許;及晉饑乞糴,則又 輸粟于晉,自雍及絳相繼,且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 若此者,可謂庶幾於王者之量。彼齊桓一怒蔡姬,而 遂興伐楚之師;晉文之侵曹圍鄭,惡其出亡而無禮 也,何其褊也!百里奚亡國之俘也,繆公舉之牛口之 下,而登之上大夫之佐,終其身倚任而不疑。若蹇叔, 若由余,若公孫子桑,皆列國之儁也,並相與周旋,國 共政焉。若此者,可謂庶幾於王者之明。彼晉有子犯, 從亡於外者十九年,而其入國也,猶投璧於河以為 誓。齊桓知任一管仲,而終不免溺於豎刁、易牙、開方 之徒,何明之足稱也。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 曰「『同盟」,滅雖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懼也。若此者可 謂庶幾於王者之言。彼齊魯之同盟舊矣,而桓之入 也,首加師於魯;「衛』,晉之宗也。衛侯一二於楚,晉文執 之,且使加酖焉。」其視繆公哀滅江之心,不可同年而 語明矣。由是觀之,繆公惟其能悔過遷善,是以平生 舉動亦多光明,謂其為霸者之最良,不誣也。秦自繆 公而後,代有英君,以至於始皇,卒併天下。或謂繆公 有遺澤於子孫也亦宜。然其後世所由之道,強猛恆 有餘,而仁恕多不足,甚則變壞先王之法,流毒四海, 為生民之一厄。使孔子見之,必所深痛,安得以與繆 公者而與之?余故曰:「孔子之錄《秦誓》也,賢繆公以示 訓也,不計秦之後有始皇者也。堯夫進穆公也,嘉其 德之近於王也,慨天下之純乎霸而入於夷者」也。以上 秦誓

劉定之《宋論》「《資治綱目》者,《尚書》《春秋》之子孫,《尚書》《春 秋》者,《資治綱目》之祖父也。」

周敘《伏生授經圖贊序》:「使非漢文求之,伏生授之,天 下後世貿貿焉莫知聖帝明王精神心術之所寓。」 王廉迂論:「予讀書至《金縢》,反覆詳究,疑其非古書也。 使周公而然,非周公也。」

程敏政《明文衡後序》:「典謨訓誥,虞、夏、商、周之元良也。」

書經部外編

《竹書紀年》:「帝禹,夏后氏,當堯之世,舜舉之。禹觀於河, 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 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禹治水既 畢,天錫元珪,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青龍止 於郊,祝融之神降於崇山。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 出龜書,是為《洪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