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闕里誌》:「孔子十五代孫立,善《尚書》,與劉歆友善,教授 數百人。」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天 鳳中,迺之長安,受《尚書》,略通大義。」《東觀記》曰:受尚 書於中大夫廬江許子威。資乏,與同舍生韓子合錢 買驢,令從者僦,以給諸公費。

《順陽懷侯嘉傳》:「順陽懷侯嘉,字孝孫,光武族兄也。父 憲,舂陵侯敞同產弟。嘉少孤,性仁厚,南頓君養視如 子。後與伯升俱學長安,習《尚書》《春秋》。」

《賈復傳》:「復少好學,習《尚書》。」

《馬援傳》:「馬嚴字威卿。嚴七子,唯續、融知名。續字季則, 七歲能通《論語》,十三明《尚書》。」

《魯恭傳》:「弟丕字叔陵,性沉好學,孳孳不倦。遂杜絕交 游,不答問候之禮。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遂兼通五經,以《魯詩》《尚書》教授,為當世名儒。」

《牟融傳》:「融字子優,北海安丘人也。少博學,以《大夏侯 尚書》教授,門徒數百人,名稱州里。以司徒茂才為豐 令,永平十一年為大司農。是時顯宗方勤萬機,公卿 數朝會,每輒延謀政事,判折獄訟。融經明才高,善論 議,朝廷皆服其能。帝數嗟嘆,以為才堪宰相。明年代 伏恭為司空。」

《王良傳》:「王良字仲子,東海蘭陵人也。少好學,習《小夏 侯尚書》。」

《何敞傳》:「何敞字文高,扶風平陵人也。其先家於汝陰。 六世祖比干,學《尚書》於晁錯。」

《杜林傳》:河南鄭興、東海衛宏等,皆長於古學。興嘗師 事劉歆,林既遇之,欣然言曰:「林得興等固諧矣。使宏 得林,且有以益之。」及宏見林,闇然而服。濟南徐巡始 師事宏,後皆更受林學。林前於西州得漆書古文《尚 書》一卷,常寶愛之,雖遭艱困,握持不離身,出以示宏 等曰:「林流離兵亂,常恐斯經將絕,何意東海衛子、濟」 南徐生復能傳之,是道竟不墜於地也。古文雖不合 時務,然願諸生無悔所學。宏巡益重之,於是《古文》遂 行。

《吳良傳》:良字大儀,齊國臨淄人也。東平王蒼上疏薦 良曰:「臣聞為國所重,必在得人,報恩之義,莫大薦士。 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資質敦固,公方廉恪,躬 儉安貧,白首一節。又治《尚書》,學通師法,經任博士,行 中表儀。宜備宿衛,以輔聖政。」

《鮑永傳》:「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時任司 隸校尉,為王莽所殺。永少有志操,習《歐陽尚書》。」 《賈逵傳》:「父徽從劉歆受《左氏春秋》,兼習《國語》《周官》,又 受古文《尚書》於塗惲。逵悉傳父業,弱冠能誦《左氏傳》 及五經本文,以《大夏侯尚書》教授,雖為古學,兼通五 家《穀梁》之說。自為兒童,常在太學,不通人間事。身長 八尺」二寸,諸儒為之語曰:「問事不休賈長頭。」性愷悌, 多智思,俶儻有大節。尤明《左氏傳》《國語》,為之《解詁》五 十一篇,永平中,上疏獻之。顯宗重其書,寫藏祕館,拜 為郎,與班固並校祕書,應對左右。肅宗立,降意儒術, 特好《古文尚書》《左氏傳》。建初元年,詔逵入講北宮白 虎觀、南宮雲臺。帝善逵說,逵數為帝言《古文尚書》與 經傳《爾雅》詁訓相應,詔令撰《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古 文同異,逵集為三卷,帝善之。復令撰《齊》《魯》《韓詩》與《毛 氏》異同,并作《周官解故》。八年,迺詔諸儒各選高才生, 受《左氏》《穀梁春秋》《古文尚書》《毛詩》,由是《四經》遂行於 世。皆拜逵所選弟子及門生為千乘王國郎,朝夕受 業黃門署,學者皆欣欣羨慕焉。

《桓榮傳》:「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也。少學長安,習《歐陽 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貧窶無資,常客傭以自給,精 力不倦,十五年不窺家園。至王莽篡位,迺歸。會朱普 卒,榮奔喪九江,負土成墳,因留教授,徒眾數百人。莽 敗,天下亂,榮抱經書與弟子逃匿山谷,雖常饑困,而 講論不輟。後復客授江淮間。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餘」, 始辟大司徒府。時顯宗始立為太子,選求明經,迺擢 榮弟子豫章何湯為虎賁中郎將,以《尚書》授太子。世 祖從容問湯本師為誰,湯對曰:「事沛國桓榮。」帝即召 榮,令說《尚書》,甚善之,拜為議郎,賜錢十萬,使入授太 子。每朝會,輒令榮於公卿前敷經書。帝稱善曰:「得生 幾晚?」會歐陽博士缺,帝欲用榮。榮叩頭讓曰:「臣經術 淺薄,不如同門生郎中彭閎、揚州從事皋、弘。」帝曰:「俞 往,汝諧。」因拜榮為博士,引閎、弘為議郎。車駕幸太學, 會諸博士論難於前,榮被服儒衣,溫恭有蘊藉,辨明 經義,每以禮讓相厭,不以辭長勝人,儒者莫之及。特 加賞賜。又詔諸生雅吹擊磬,盡日迺罷。二十八年,以 榮為少傅,賜以輜車乘馬。榮大會諸生,陳其車、馬、印 綬,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榮以太子經 學咸畢,上疏謝曰:「臣幸得侍帷幄,執經連年,而智學 淺短,無以補益萬分。今皇太子以聰睿之姿,通明經 義,觀覽古今,儲君副主,莫能專精博學若此者也。斯 誠國家福祐,天下幸甚。臣師道已盡,皆在太子,謹使 掾。」臣汜再拜歸道。歸猶謝也太子報書曰:「莊以童蒙,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