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南京吏部左侍郎

王逢《詩經講說》二十卷。

《樂平縣志》:「王逢字原夫,宣德初,薦授富陽訓導。尋以明經召見,放歸,杜門講學,鄉里稱曰『松鄔先生』。」

孫鼎《詩義集說》四卷。未見

《江西通志》:「孫鼎字直鉉,廬陵人。永樂間領鄉薦,任松江教授,擢監察御史,提督南畿學政。」

《楊守陳詩私抄》四卷。

守陳《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黃佐曰:「朱子所指《淫詩》,與《小序》說異者,近世四明楊氏直以為秦火之後漢,誤收以備三百之數,故其所著《私抄》,刪削而改編之。」 愚謂《左傳》載列國所賦者,諸淫詩具在。誤收之說,豈其然乎?

《易貴詩經直指》十五卷。

郭子章曰:「易貴。字天爵。吉水人。景泰甲戌進士。官至辰州知府。」

程楷「《詩經講說》二十卷。」未見

高佑。曰:「攷《登科錄》,程楷二人,一樂平人,成化丁未進士;一合肥人,天啟乙丑進士。《詩說》未詳誰作。」

劉銓《詩經發鑰》

《寧波府志》:「劉銓字世衡,慈谿人。以貢為丹徒訓導。」

王彥文《詩傳旁通》:未見

華亭人,號《益齋》。官嘉興縣儒學教諭。

鄭滿《詩經講義》。未見

《浙江通志》:「滿字守謙,慈谿人。弘治壬子舉人,濮州知州。」

陳鳳梧《毛詩集解》。未見

鳳梧《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陸深《儼山詩微》二卷。

深《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按】《詩》「微業有成書。」公子楫稱公攜入京師為朝士。

竊去,僅存《二南邶風》而已。其於《大序》疑有錯簡而更正之,存《儼山集》中。

《湛若水詩釐正》二十卷。

若水《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王崇慶《詩經衍義》一卷。

崇慶《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丁奉《詩經臆言》:未見

丁奉常熟人。正德戊辰進士。

王漸逵《讀詩記》。未見

漸逵《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季本《詩說解頤》八卷,又《總論》二卷

徐渭曰:「會稽季先生所著《詩說解頤》,其志正,其見遠,其意悉本於《經》而不泥於舊聞,深有得於孔氏之遺旨,有裨後學。」

黃佐「《詩傳通解》二十五卷。」

佐《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趙鼒《詩經會意》:

鄭玥曰:趙鼒,雞澤人。弘正間,由歲貢生任戶部司務,陞南刑部員外郎。

潘恩《詩經輯說》七卷。

《恩自序》。按:《序》已另載,不重錄。

豐坊《魯詩世學》三十六卷。存 一作十八卷

【按】:豐氏《魯詩世學》列偽子貢《詩》傳於前,而更《小雅》。

為《小正》,《大雅》為《大正》,盡反子夏之序,謂之世學者,以正音歸之遠祖稷,以《續音》歸之慶,以補音歸之耘,以正統歸之其父熙,而己為之考補,其實皆坊一手所製也。坊恃其能書,以篆隸體偽為《正始石經》,一時鉅公若泰和郭子章、京山李維楨輩皆信之,而又為此書以欺世。不知《魯詩》亡於西晉,自晉以後,孰得見之?其僅存可證者,洪丞相适《隸釋》所載蔡邕殘碑數版,如「河水清且漣漪」作「兮」、「不稼不穡」作「嗇」,「坎坎伐輪兮」作《欿欿》、「三歲貫女」作「宦」「女」「山有樞」作「蓲。」此外「素衣朱」作綃,見《儀禮注》。「傷如之何」作陽,見《爾雅注》。艷妻扇方處作「閻」,妻中冓之言作「中。」見《漢書》注,而豐氏本則仍同《毛詩》之文,是未睹《魯詩》之文也。楚元王受《詩》于浮丘伯、劉向元王之後,故《新序》《說苑》《列女傳》說《詩》皆依魯,故其義與《毛詩》不同,而豐氏本無與諸書合,是未詳《魯詩》之義也。至于定之方中為《楚宮》,移入《魯頌》,又移逸詩《唐棣之華》四句于《東門之墠》二章之前,而更篇名為《唐棣》,又增益「漸漸之石」之辭曰:「馬鳴蕭蕭,陟彼崖矣。月麗于箕,風揚沙矣。武人東征,不遑家矣。」肆逞其臆見,狎侮聖人之言,且慮己之偽作,未能取信於人,則又假托黃文裕佐作序。中間欲申魯說而改易毛、鄭者,皆托諸文裕之言,排斥先儒,不遺餘力。其如文裕自有《詩傳通解》行于世。其《自序》略云:「漢興,魯、齊、韓三家」列于學官,史稱魯最為近之。其後三家廢而《毛詩》獨行,世或泥於「魯最為近」一語,必欲宗之。然《魯詩》今可攷者有曰「佩玉晏鳴,《關睢》嘆之」,以為刺康王而作,固已異於孔子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