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8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所。「皇祐元年歲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畢。」《毛詩》張紹文書。

嘉祐三年楊繪獻詩旨十卷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嘉祐三年,楊繪獻 《詩旨》十卷,閏十二月二十六日,命為集賢校理。

哲宗元祐四年六月范百祿進詩傳補注二十卷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元祐四年六月十 八日,吏部侍郎范百祿進《詩傳補注》二十卷,詔付祕 省。哲宗獎諭,詔曰:「敕百祿:省所上表撰成《詩傳補注》 二十卷。夫六藝之文,重溫柔敦厚之教;四家之說,有 訓故傳箋之殊。雖同出於先儒,或有非其本義,是使 後學,各務名家。卿博識洽聞,留心經術,討論之外,尤 深于《詩》,鑑商、周之盛衰,攷毛、鄭之」得失,補注其略,紬 次成書,真得作者之微,頗助學官之闕。奏篇來上,講 解甚明,研味之餘,嘉嘆無已。

元祐 年,沈銖講《詩》「南山有臺」章。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沈銖傳》:銖進士高第,至 國子監直講,崇政殿說書,起居郎,權中書舍人。講《詩》 「南山有臺」至「萬壽無期」,以為此太平之基,立而可久 之應,哲宗屢首肯之。

神宗熙寧八年六月頒王安石詩經新義于學官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八年六月「己酉,頒王安石《三 經新義》于學官。」 按《王安石傳》:「初,安石訓釋《詩》《書》,既 成,頒之學官,天下號曰新義。」 按《王雱傳》:「除太子中 允,崇政殿說書,神宗數留與語,受詔撰《詩》《書》義。書成, 遷龍圖閣學士。」

按《文獻通考:新經詩義》三十卷,晁氏曰:「熙寧中,置經 義局,撰三經義,皆本王安石說《毛詩》,先命王雱訓其 辭,復命安石訓其義,書成以賜太學,布之天下云。」

高宗紹興五年御書車攻詩賜宰臣趙鼎等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五年十月三 日壬寅,書《車攻詩》,賜宰臣趙鼎等。翌日癸卯,宣諭曰: 「朕觀《鴻雁》《車攻》,乃宣王中興之詩,當與卿等夙夜勉 勵。」鼎曰:「陛下游戲翰墨之間,亦不忘恢復,臣等敢不 自勉。」謝表、宵雅肄三帝書第一。

紹興七年,賜沈與求《車攻》詩。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七年九月二 十三日戊寅,賜御書沈與求《車攻詩》。

紹興十四年十月,出御書《毛詩》,宣示館職。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十四年十月, 出御書《毛詩》,祕書省宣示館職,觀畢進詩。

紹興 年,御書「《毛詩》三百篇」,令馬和之圖寫。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經義考》,「夏文彥曰:『馬和 之,錢唐人,紹興中登第。善畫人物,山水倣吳裝,筆法 飄逸,務去華藻,自成一家。高孝兩朝深重其畫,每書 《毛詩》三百篇,令和之圖寫。官至工部侍郎』。」

寧宗嘉定元年御書天保詩以賜輔臣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嘉定元年,御書詩 之「天保」,以賜輔臣。

廢帝天德三年置國子監詩用毛萇注鄭元箋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

按《金史廢帝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凡養士之地曰 國子監。始置于天德三年。《詩》用毛萇注。鄭元箋。自國 子監印之,授諸學校。

世祖至元五年十月敕從臣錄毛詩

按《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五年十月庚寅,從臣禿忽思 等錄《毛詩》。」

至元二十四年,定國子學制,凡讀書必次及詩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國子學而定其制。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次及詩 書。博士助教親授句讀音訓、正、錄、伴讀,以次傳習之, 講說則依所讀之序。」

仁宗皇慶二年詔考試經題詩義以朱氏為主兼用古注

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詔考試程式,經 義一道,各治一經。《詩》以朱氏為主,兼用古注。」

延祐四年四月塔失不花畫豳風圖以進上命置東宮俾太子時時觀省

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高宣傳》:宣曾孫塔失不 花,延祐四年夏四月,帝謂塔失不花曰:「汝祖嘗為司 農,今復以授汝。」遂遷榮祿大夫、大司農。英宗居東宮, 塔失不花撰集前代嘉言善行,名曰《承華事略》,并畫 《豳風圖》以進。帝覽之,獎諭曰:「汝能輔太子以正,朕甚 嘉之。」命置圖書東宮,俾太子時時觀省。

太祖洪武三年詔鄉會試詩經主朱氏傳古注疏

按《明朝開天紀》:「洪武三年己亥,詔自洪武三年八月 為始,鄉、會試第一場試五經義,各試本經一道,《詩》主 朱傳古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