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70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劉敞《春秋傳》十五卷,又「《春秋權衡》十七卷,《春秋說例》

十一卷,《春秋意林》二卷」

晁氏曰:《權衡》論三《傳》之失,《意林》敘其解《經》之旨,《劉氏》傳其所解經也,如「桓無王,季友卒,胥命用郊」 之類,皆古人所未言。

蘇轍「《春秋集傳》十二卷」

見宋志

晁氏曰:大意以人多師孫復,不復信史,故盡棄二《傳》,全以《左氏》為本;其不能通者,始取二《傳》。及啖、趙自熙寧謫居高安,至元符初,十數年矣,暇日輒有改定,卜居龍川而書始成。

王安石《左氏解》一卷。

見宋志

陳氏曰:專辨《左氏》為六國時人。其明驗十有一事,題王安石撰,其實非也。

楊彥齡「《左氏春秋集表》二卷,又《左氏蒙求》」二卷

見宋志

沈括「《春秋機括》二卷。」

見宋志

晁氏曰:沈括存中撰。《春秋譜》也。

趙瞻「《春秋論》三十卷,又《春秋經解義例》二十卷」

見宋志

《唐既濟春秋邦典》二卷。

見宋志

陳氏曰:《唐既潛》。疑落「濟」 字。亨撰。質肅之姪,自號「真淡翁」,與其子愗問答而為此書,鄒道卿為之序。

孫覺《春秋經社要義》六卷

晁氏曰:其學亦出於啖、趙,凡四十餘門,論議頗嚴。陳氏曰:「覺從胡安定游,門弟子以千數,別其老成者為經社,覺年最少,眾皆相服。此其時所作也。」

孫覺《春秋經解》十五卷。

見宋志

陳氏曰:覺言三家之說,《穀梁》最為精深,且以為本,雜取二《傳》及諸儒之說,長者從之。其所未安,以所聞於安定先生者斷之。楊龜山為之後序。

孫覺《春秋學纂》十二卷。

見宋志

晁補之《左氏春秋傳雜論》一卷。

見宋志

《劉攽內傳國語》十卷,《春秋人譜》一卷

《宋志》:《孫子平》、練明道同撰。

朱長文「《春秋通志》二十卷。」

見宋志

家安國《春秋道義》二十四卷。

見宋志

張大亨「《春秋通訓》二十卷,又《五禮例宗》」十卷

見宋志

陳氏曰:直祕閣吳興張大亨嘉父撰。自序言:「少聞《春秋》于趙郡和仲先生,嘗作《例宗》,論立例之大要矣。十餘年復有《通訓》之作,去例以求《經略》微文而視《大禮》東坡一字。」 和仲所謂趙郡和仲,其東坡乎?然《例宗》考究,亦為詳洽。

陸佃《春秋傳》二十卷,又《補遺》一卷

見宋志

程頤《春秋傳》一卷。

陳氏曰:略舉大義,襄昭後尤略,蓋晚年作也。

黎錞「《春秋經解》十二卷。」

見宋志

晁氏曰:本朝黎錞希聲撰。蜀人,歐公之客。

王裴《春秋義解》十二卷。

見宋志

張冒德「《春秋傳類音》十卷。」

見宋志

韓台《春秋左氏傳口音》三卷。

見宋志

陳德寧「《公羊新例》十四卷,又《穀梁新例》六卷」

見宋志

陰洪道注《春秋敘》一卷。

見宋志

張翰《春秋排門顯義》十卷。

見《宋志》。一作「張幹。」

李撰「《春秋總要》十卷。」

見宋志

袁希政《春秋要類》五卷。

見《宋志》。一作「孝政。」

張德昌「《春秋傳類》十卷。」

見宋志

按:《宋志》前有張冒德《春秋傳類音》十卷,疑與此條訛誤重出。未知孰是。

沈緯《春秋諫類》二卷。

見宋志